而且 , 《缘来不晚》的走红并非个例 , 辽宁的《爱的选择》、黑龙江的《相亲相爱》等中老年相亲节目同样很受观众欢迎 。
#中老年相亲节目有多好笑##中老年硬核相亲#等多个话题 , 在抖音平台的累积播放量迅速破亿 。 “中老年相亲才是社交天花板”等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
到底是什么让老年人恋综成了内娱新风口呢?
1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性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 截至2021年末 ,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两亿人 , 占全国人口的14.2% 。
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 我国65岁及以上丧偶老年人独居比例达41.7% 。 考虑到一部分老人早年离异后没有再婚 , 实际上独身老年人的比例应该更高 。
而中国社科院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 , 丧偶的老年人中有八成渴望再婚 。 这将近一亿人的婚恋大事 , 理应在荧幕上、网络上、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
其实 , 早在老年恋综席卷互联网之前 , 很多城市的公园等场所都出现了“老年人相亲角” 。
有一些规模较大且远近闻名 , 比如北京的菖蒲河公园、重庆的洪崖洞等 。 上海人民公园除了有父母替子女相亲的区域外 , 在公园的另一侧还有中老年人自己的相亲角 。
老年人自发的相亲活动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没有中断 。 虽然说是相亲 , 其实并没有介绍人 , 要么是主动搭话 , 要么是等待别人前来搭话 。
这种交往方式相当单刀直入 , 比如“您多大年龄 , 收入怎么样 , 身体怎么样 , 家里有什么人” , 问话很直接也很现实 。
在上海人民公园 , 有一位每个周末都来相亲角的老先生 。 几年前妻子病故 , 如今年近七旬的他独自生活 。 “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 不抓紧不行啊 , 我就是想找一位家庭条件和经济能力都和我差不多的女士” 。
上海宜家家居徐汇商场曾被大量中老年相亲群体当成免费的相亲圣地 。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 , 老人们每逢周二和周四都会固定地在宜家商场的餐厅内霸占座位喝免费咖啡进行相亲活动 。
宜家徐汇商场被逼到只能推出“限制令” , 明确提出了“先购餐 , 后入座”的新规 。
和上海宜家一样 , 北京菖蒲河公园每周二、周六也会上演类似的情景 , 这里是一个中老年相亲角 , 丧偶、离异的中老年人在这里寻找伴侣 。
知名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 , 曾经就采访过一期来自菖蒲河公园相亲角的大爷大妈们 , 老年人们谈恋爱的开放程度 , 让乌鸦最闷骚的男性朋友都直呼内行 。
主持人第一个采访的是一位打扮前卫时尚的55岁的大爷 , 人称“李经理” , 虽然年过半百 , 但是去菖蒲河公园相亲的时候 , 花衬衫、太阳帽、墨镜一个不落 , 总是能成为整个公园最靓的仔 。
李经理说 , 到了他们这个岁数 , 时间不多了 , 彼此说话直白 , 不需要含蓄害羞 。
李经理说 , 在菖蒲河公园这个相亲角 , 很多人只是来寻找一段恋爱 。 这里暴发户、老师、知识分子、退休工人鱼龙混杂 , 有人真心寻爱 , 也有人只找一夜情 。
大多数老年人想要领证都面临重重阻碍 , 要考虑房子、收入、户口、儿女赡养问题等等 , 都怕被骗 , 也怕儿女们 , 索性就只谈恋爱不谈结婚 。
另外一位62岁的胡大爷 , 在老伴去世两年后 , 已经谈了好几段恋爱 。 他说在菖蒲河 , 受欢迎的大妈得是盘儿亮条儿顺性格好 , 受欢迎的大爷得是本地人 , 有独立住房 , 退休金高 , 身体棒 。
最后一点 , 指的是性需求 , 胡大爷最自豪的一点就是身体棒 , 他说自己老了最疯狂的事情是一天四次 。
主持人又问他 , 做过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鸳鸯浴 , 这还不够浪漫吗?
在菖蒲河公园 , 阿姨大妈们也非常直接 , 看上了哪个直接请对方吃饭 , 聊得来甚至有当天就搬到一起同居的 , 不合适就原地散伙 , 各自寻找下一个目标 , 效率比年轻人高多了 。
看到这些老年人的“奔放” , 让人不禁沉思 , 或许我们一直都没有足够正视老年人的感情需求 , 年轻人有感情需求 , 为什么老年人就不能有?
正如钱钟书所说:“老年人恋爱 , 就像老房子着火 , 没得救 。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大背景下 , 中老年相亲就像野火燎原一样野蛮生长 。
2然而 , 在这种无序的繁荣背后 , 一双双罪恶的黑手也伸向了这群渴望老有所依的老年人 。
推荐阅读
- 大爷大妈躲进超市蹭空调,脱鞋躺货架上睡觉,超市为何不敢赶走?
- “国产狗血第一人”不仅没过气,还赚麻了
- 农村光棍太多了,村口大爷说:抢着生儿子传宗接代,结果没后代了
- 女子以为坐在路边乘凉的大爷无家可归,上前资助被拒:我有三套房
- 79岁大爷聘请43岁女保姆,大爷哭诉:免费服务我也不要,太窝火了
- 大爷坐公交遇小伙霸座?拒不让出空座,遭全车乘客指责“曝光他”
- 四川小伙捡到野鸡蛋,用母鸡孵化出4只凤凰,为啥最后却被判刑?
- 老人生病需要80万,家产都给了儿子,要求儿女平摊治疗费用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