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俗话说“蛟千年化成龙” , 传说蛟修行后会借助水进入山川大河之中渡劫 , 只要完成了这个阶段 , 它就能变成龙了 , 显然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 因为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古代龙型摆塑以及一些陶瓷制品上的龙形象看 , 古代的龙大概率就是扬子鳄 。
只不过 , 随着传说越来越多 , 龙的形象也越来越复杂了 , 到了如今已经成为了腾云驾雾的形象了而已 , 而扬子鳄是一种卵生动物 , 它只可能是鳄鱼蛋“变”的 , 压根就没蛟什么事 , 所以 , 蛟只是神话中的一种生物而已 。
既然“蚺大成蛟 , 蛟大成龙”不是真的 , “大蛇成蟒、大蟒成蚺”是不是真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大蛇成蟒,大蟒成蚺,大蚺成蛟,大蛟成龙”有没有科学依据?】
大蛇成蟒大蛇成蟒就是说蛇大了就成了蟒蛇了 , 从科学的角度上说 , 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对比一下最大的蛇(蟒、蚺除外)以及最小的蟒就知道了 。
01 最大的蛇(蚺、蟒除外)
除了蟒科和蚺科蛇类外 , 最大的蛇当属眼镜王蛇了 , 它不但是眼镜蛇科下最大的蛇类 , 还是最大的毒蛇 , 它们有着平均3.5米的体长以及6公斤的体重 , 最大的眼镜王蛇体长为5.58米 , 在非蟒、蚺蛇类中 , 它无疑是蛇类体型的天花板 。
02 最小的蟒
蟒是蟒科下蛇类的统称 , 现存的蟒有8个属26种不同的种类 , 虽然蟒的体型普遍都比较大 , 但是在蟒科下也有“袖珍”的蟒 , 它就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珀兹星蟒 。
珀兹星蟒是蟒科侏儒蟒属下的蟒蛇 ,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呈砖红色(腹面是白色) , 喜欢栖息在干燥沙漠沙漠地带 , 以小型的蜥蜴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 珀兹星蟒刚出生时就有约20厘米 , 但是成年后平均也只有45厘米长 , 比我们常见的大多数蛇类都要短很多 , 而且在体重方面 , 它也不出众 , 只有平均200克左右的体重 。
由此可见 , 就单纯的从体型上看 , 大蛇也不一定是蟒 ,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蟒都很大 , 比如珀兹星蟒 , 从其他蛇科中随便拎出一条蛇来都比它体型要大了 。
蟒大成蚺?蟒大成蚺的意思就比蟒蛇再大就成了蚺了 , 这个说法同样也没有科学依据 , 不过 , 比上面的说法靠谱的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蛇确实是蚺 , 而不是蟒 。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世界上最大的蚺 , 再来看一下如今的蟒科和蚺科下 , 究竟谁更大?
01 地球上最大的蚺
地球上最大的蚺早在距今约5800万年就已经灭绝了 ,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坦巨蟒 。 虽然从名字上看 , 泰坦巨蟒应该是一种蟒蛇 , 但根据科学家们对其基因以及形态的分析发现 , 它其实是一条蚺 , 所以 , 它属于蚺科 , 而非蟒科 。
泰坦巨蟒最早出现在距今约6000万年前的南美洲 , 早在2009年 , 一队由佛罗里达大学研究脊椎动物的古生物学家约纳森·希洛克(Jonathan Bloch)和巴拿马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的古植物学家卡洛斯·哈拉米约(Carlos Jaramillo)率领的国际科学考察队伍在哥伦比亚东北部的塞雷洪发现的 , 当时一共挖掘出了28条泰坦巨蟒的化石 。
通过对化石的分析和研究 , 科学家们认为泰坦巨蟒应该是地球生命史上出现过的最大的蛇类 , 它们最大全长可达14米 , 体重超过1.1吨 , 最粗的部位直径超过1米 , 以大型的鳄鱼为食 。 (下图为科学家们根据其化石复原的泰坦巨蟒)
关于泰坦巨蟒为何能长如此之大 , 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当时恐龙刚刚灭绝 , 空出了许多的生态位;第二 , 鳄类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第三 , 比如今更加热的环境 。
不过 , 第三点目前有科学家提出了质疑 , 因为对于蛇这类冷血动物来说 ,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 , 它会有身体过热的风险 , 当然 , 在猎奇君看来 , 身体过热并不是问题 , 因为南美从来不缺少水体 , 只要进入水中 , 像如今的森蚺一样 , 就能很好的降温 。
推荐阅读
-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恒星,反常地从银河系高速驶出,真相是什么
- 什么是虫洞?天体物理学家解释了这些穿越时空的捷径
- 光的不同波长对应了不同的颜色
- 全球变暖时代被忽视的可怕指标:湿球温度
- 2.3亿年前,有场暴雨整整下了200万年,形成的原因,或将再出现?
- 痴迷不老和壮阳,西方科学家曾将动物睾丸移植进人体
- 人类生理结构,其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办法优化它吗?
- 科学家进入550万年前的洞穴,发现“外星世界”,打破了生命认知
- 潜入海底深渊,却发现一个来自基因深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