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卖掉,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文章图片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 因为国家刚刚打破“陈规教条” , 许多文物流失到了民间 , 很多人就靠着到古玩市场或路边摊捡漏发了财 , 有的还成为了现在家底颇丰的大收藏 。
但是古董毕竟是有限的 , 民间的古玩真品随着价格的攀高 , 也被淘得越来越少 , 但是市面上仍旧不时有人捡到漏以极低的价格淘到大宝贝的消息传出 。
一般来说 , 这些捡到漏的幸运儿 , 要么是家底殷实把宝贝留着自己收藏 , 要么出手拍卖 , 所拍出的价格往往是一个天价 。
福建福州的一男子就是后者 , 他花一万买下一本破旧古籍后 , 本要卖500万却没成交 , 没想到竟在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

花一万买了本北宋古籍
年近不惑的王先生是一位富商 , 平时也尤爱把玩收藏古玩 , 还在抚州和南昌经营着两家古玩店 。
2012年春天 , 王先生到南昌工作 , 闲来无事便在一处古玩市场的地摊上发现了大宝贝 。
当时 , 王先生看着地摊上琳琅满目的古董丝毫提不起兴趣 , 却对摊主面前一个用塑料筐装着的破烂古籍十分感兴趣 。
王先生玩古玩多年 , 深谙古玩行业的道道 , 看上框子里的古籍后 , 他假装毫不在意 , 就怕摊主知道自己对那样东西感兴趣 , 趁机抬价或者干脆不卖给他 。

所以王先生全程一直顾左右而言他 , 假装云淡风轻地拿起来搂一眼就放下 , 然而仅在简单地搂了一眼之后就更加 , 断定筐里的东西不简单 。
最后他先买了其他一些东西 , 等到要离开的时候才顺手以一万块钱的价格把它拿下 。
王先生把古籍买回家之后 , 发现它的破损、污染十分严重 , 很多地方甚至已经开始掉纸、脱落 , 以渔网状的不规则形状出现了很多孔洞 , 前几页更是折损十分厉害 , 几乎无法铺展开来 。
但是王先生认为这部古籍是真宝贝 , 在专家的建议下 , 他又花费大力气把每一页古籍都衬在宣纸上 , 又把每一页用宣纸衬好的古籍夹在崭新的杂志里保存 , 最后再用一个精致的纸皮夹给装裱起来 。

王先生家底殷实 , 原本他是想把这部古籍留着自己收藏的 , 然而后来一次生意失败 , 还是让他动了变卖古籍换钱的心思 。
2012年秋天 , 王先生找到江西省图的领导 , 说自己有一部宋朝古籍 , 问是否有买下作馆藏的意向 。
江西省图的领导和专家在鉴定一番之后 , 果然给出了初步的鉴定意见——“应该是北宋的《景祐礼部韵略》 , 真迹的可能性比较大 , 但还需要更权威的专家来做进一步的鉴定才能估价 。 ”
同时 , 专家们认为它这极有可能是海内外的孤本 , 价值不可估量 , 如果可以先下手拿下 , 那绝对是镇库馆藏 。

破烂古籍却是真迹 , 江西省图因500万失之交臂
为了进一步确定古籍的真伪 , 同时给出一个合理的估价 , 江西省图的领导又马不停蹄地把电话挂到国图 , 找到权威专家李致忠先生和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陈先行先生 , 请他们一起到南昌来鉴定一本失传已久的古籍 。
以上两位都是国内研究古籍的泰斗人物 , 当听到又有失传古籍再次出世时 , 两人都兴奋不已 , 风尘仆仆地就赶到了南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