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顶端新闻记者 杨晓妍 受访者供图
13岁进入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 , 20岁从河南省体队退役 , 届时 , 单新丹已经是全国散打冠军 。
唐山打人事件发生后 , 单新丹一夜未睡 , 连更新两条视频表达态度 , “无论男孩女孩 , 都要学会保护自己 , 不吃亏的前提下才能照顾身边弱势群体 。 ”
生活中的单新丹如今在郑州开了家拳馆 。 短视频平台上 , 她全网拥有超400万粉丝 , 视频里 , 侧踹腿、“叶问蹲”她轻松掌控 , “女侠”是多数粉丝对单新丹的印象 , 但更鲜少人知的 , 是她生活中爱穿旗袍、高跟鞋的那一面 。
在单新丹眼中 , 力量和美从不冲突 , 因为“那都是我” 。
400万粉丝的“搞笑侠女”
单新丹作为全网最早一批的武术博主 , 粉丝量在2020年开始暴涨 , “账号是2016年就建立的 , 那时想的是分享和纪录我的生活 。 ”
在她的账号下 , 除了科普男女遇到危险时如何防护自己 , 还有教授锻炼的技巧、玩儿梗的段子等 , 很多粉丝看来 , 单新丹是个“搞笑女” , 因为她经常用玩笑的形式更新自己的教学视频 。
“我的视频全部都是自己原创的 , 起初开始拍摄时 , 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随身携带 , 有任何灵感当时就记录下来 。 ”有时仅仅是与朋友聚餐 , 听到大家讨论近视的话题 , 她就会联想“近视的人能不能学习散打” , 然后立马将关键词写在本子上 , 每页都纪录地密密麻麻 。
“保持更新的时候 , 白天工作 , 晚上到家不管多晚 , 我都打开电脑把今天的灵感写成脚本 。 ”单新丹坦言 , 创作总会遇到瓶颈期 , “那时候我就停下来 , 出去旅游或者见见家人、朋友 。 ”
直到近年 , 短视频平台发展迅速 , 单新丹也紧握住了这个机遇 , “起初视频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 现在和我的主业持平 , 甚至多过一半的精力都在更新上 。 ”
生活中的单新丹总是风风火火 , 俨然一个“侠女” , 和她的飞踢一样利落的 , 是她对生活的态度 , “在我看来从冠军成功转型为博主 , 努力和机遇各占一半吧 。 ”
如今 , 全网粉丝破400万 , 但在她看来 , 这仅仅是个开始 , “今年计划的是年底粉丝突破500万 , 其实对我来说没什么难的 。 ”
【对话河南90后女散打冠军:穿着旗袍开拳馆,400万粉丝的多面“女侠”】
坚持15年的散打冠军
1994年出生于河南鹤壁的单新丹 , 13岁被父亲送入了河南塔沟武校 , 那时的她甚至对散打的概念都很模糊 。
凭着爆发力强、训练刻苦 , 她被老师带入学习散打的道路 , 从此坚持了15年 。
很多人提起塔沟武校 , 第一印象或是习武的艰苦 , 单新丹眼中年少时的训练 , 是奠定她如今生活的基础 , “小时候训练浑身被汗浸透 , 学校还没有空调 , 我们当时十多个学生在一个寝室 , 夏天唯一能纳凉的只有一个特别小的风扇 , 整夜地摇头 。 ”
如果因为训练去食堂晚了 , 单新丹甚至挤不上吃饭 , “进了散打专业队以后 , 教练需要锻炼我们学会控制情绪 , 所以训练对我来说 , 苦是应该的 。 ”
训练中 , 因脚腕偏细 , 单新丹猛然间的爆发踢腿使得脚腕时常肿起 , 骨裂也是家常便饭 , 她总是坚持到难以维持训练时 , 才去骨科 , “当时医生问我是不是来复查的 , 因为骨裂的地方已经快要长好了 。 ”
骨裂的痛对于正常人来说已经无法下地 , 而单新丹却带着新伤叠旧伤咬牙坚持 , 回忆起练习时的伤痛经历 , 单新丹总是轻描淡写 , 甚至笑着讲出那些本应该是“痛苦”的回忆 , 似乎她的骨裂像正常人患了普通感冒 。
2011年 , 单新丹如愿入选了梦寐以求的河南省体工大队散打队 , 获得了代表河南队出战的资格 , 比赛前一周 , 单新丹因训练右手骨折 , 但她没考虑过退赛 , 带着伤拿下了人生第一个全国冠军 。
“其实比赛前我就知道 , 冠军一定是我的 , 只是等着我去获得而已 。 ”单新丹说 。
20岁退役 , 迷茫期她打工一天只睡4个小时
2013年 , 是单新丹在全国熠熠生辉的一年 , 那年她在第十三届全国武术学校武术散打比赛中蝉联冠军 , 并在全国自由搏击锦标赛、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中分别荣获第二名、第三名 。
推荐阅读
- 案例:90后女子晒老公月入八万导致离婚,家庭背景曝光,本人也不简单
- 2009年重庆大佬深夜遇害,嫌犯落网后痛快认罪,民警:你充啥好汉
- 90后女子承包千亩地种瓜,遭附近老人拿麻袋偷瓜,老人:我是老人
- 刚租5天突遭大火!90后“损失270万”!
- 喂完孩子盘子都空了,90后宝妈怒掀桌子,却遭丈夫反手一巴掌
- 90后离婚不愿养孩子,两人都有稳定工作且收入不菲,法院:不准离
- 2020年河南女孩卖身救父,愿嫁给掏40万药费的人,她真的嫁了吗?
- 河南一女子偷拍丈夫洗衣服不敢出声,网友一看秒懂:比洗衣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