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冰川加快融化问题或正在发生 , 南极出现的“血雪”成最佳印证!
因天气严寒 , 南北两极易形成冰川 。 别看它寒气袭人 , 那些带有一种荒凉之美的巨大冰块其实对极地地区的生物链具有积极意义 。 另外 , 冰川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积聚 , 起码在理论上可以这么说 。
然而 , 近些年来冰川融化现象日益严重 , 导致南北两极的冰川数量越来越少 , 背后的推手正是温室气体 。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全球气候快速变暖 , 偏远的极地地带也躲避不了 , 很多冰川正慢慢消失 , 若长此以往恐怕地球会永远失去“白帽子” 。
【我们担心的事情或正在发生,南极出现的“血雪”就是证明】根据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 , 来自于剑桥大学科研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 , 北极的冰川数量正急剧减少 , 并且他们预计北极冰川将在20年时间内完全消失 , 到今年夏季或许轮船都可以通过开阔的水面驶向北极 。 不光是北极 , 南极也因为近段时间温度突破20℃而广受关注 。
不得不承认 , 冰川加快融化问题是目前人类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 世界各国也对此非常重视 。 而现实告诉我们 , 大家最担心的这个问题或许正在发生 , 南极出现的“血雪”就是最佳印证 。
在南极半岛最北端海岸的加林兹岛上 , 驻有一个叫做“维纳德斯基”的研究基地 , 该基地是由乌克兰建立的 , 其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反常现象:南极的冰雪一直以来都是白色的 , 但最近一个多月期间他们的基地附近却出现了“血雪” 。
所谓“血雪” , 指的是看起来像血 , 呈红色的雪 , 并非真正的血 。 其实 , 这是南极的冰雪上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藻类 , 这种特殊的藻类叫做“雪衣藻” , 因含有血色色素故呈红色 , 红得像西瓜瓤 , 冰雪表面在其点缀下便形成“血雪” 。
因细胞壁厚 , 雪衣藻具备很强的耐寒性 , 常以冰天雪地为家 , 零下40℃的气温也冻不坏它们 。 雪衣藻跟冰雪关系密切 , 在温度低的冬季处于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 , 雪衣藻就会呈现出红色的花状孢子覆盖在冰雪表面 , 仿佛给冰雪穿上红衣 , 似乎要保护冰雪不被融化 , “雪衣藻”这个名字正是由此得来 。
南极出现“血雪” , 从侧面反映出南极气温的升高问题 。 而雪衣藻看着像是给冰雪添加了一层保护罩 , 实则会加快冰雪的融化速度 。 因为白色吸热少 , 能反射掉大部分阳光;而红色吸热多 , 反射阳光的性能也不及白色 。 白雪变成“红雪” , 吸热增多 , 融化速度自然会加快 。
南极气温升高是全球变暖问题的一个缩影 , 会致使地球上冰川的加速融化 ,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 是我们十分担心的事情 , 而南极出现的“血雪”却成了印证 , 意味着这件事情或正在发生 。
实际上 , 最近十年来地球的气温一直呈上升趋势 , 并且达到了地球历史气温的最高水平 , 这不仅仅会加快冰川的融化 , 还会带来诸多其他问题 , 如干旱和某些意外灾难等等 , 持续数月之久的澳洲山火和肆虐世界多国的蝗灾就跟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
当然 , 为了缓解气候变暖问题 , 我们也做了很多事情 , 像植树造林、开发绿色能源等等 , 并且在这些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 最近20年地球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就是最好的证明 。 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 , 相信地球的气候问题迟早会得以解决 , 我们尽管努力就行 。
推荐阅读
- ?贵州贵阳,何先生在一处酒楼提前预定了一桌一千三百多元的套餐宴请好友
- 一天吃掉八条毒蛇,宽吻海豚反常吃起黄腹海蛇,嘴里伴随着怪叫声
- 南极磷虾:5亿吨的“海上金矿”,我国将会成为最大“黑马”?
- 场面壮观!美国河流干旱露出1亿年前恐龙脚印
- 广阔深邃的海洋里,即使巨大如座头鲸,面对危险时也显得格外渺小
- 假如高温成为常态,人类耐高温的极限是多少?
- 北极750座冰川在消失,海平面或上升5米,对我国会有什么影响?
- 巨型尺寸的深海怪物,长得像外星生物,不吃不喝最长可以存活5年
- 当韦伯望远镜的目光转向木星,新的视角揭示了前所未见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