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苏联科学家进行人猿交配实验,花重金找5名女孩,结局如何( 二 )


同时为了实验的保密 , 并没有雇佣其他实验助手帮忙 , 伊万诺夫与他的儿子亲力亲为 , 自己“上阵”进行人工授精操作 。
第一次实验时 , 他们选择了一只叫巴贝特 , 和另一只叫西维特的黑猩猩 , 并给它们取编号2号和3号 。

可黑猩猩并不是人 , 它们并不会乖乖听话 。 由于要将精子植入母猩猩体内 , 这一过程操作对于母猩猩来说是痛苦的 , 所以它们会攻击操作人员 。
为此伊万诺夫和他儿子常常受伤 , 甚至小伊万诺夫还被黑猩猩咬伤过 。
后来 , 为了以防万一 , 伊万诺夫父子俩便会在兜里放着一把保命的手枪 。
他们费劲千辛万苦 , 终于把人类的精子注入到了母猩猩的子宫内 。 那么 , 这两只寄予厚望的猩猩 , 能成功孕育出人猿吗?
第一次授精后不久 , 两只母猩猩来月经了 , 它们并没有如伊万诺夫期待的那样成功孕育 。

失败过后 , 伊万诺夫并没有就此放弃 , 次月便展开了第二次实验 。
此时 , 对于伊万诺夫来说是艰难的 , 因为他的实验资金已经所剩不多 。 于是 , 他只能寄希望于第2次的实验 。
这一次 , 他精心挑选了25号黑猩猩 , 并取名为“黑” 。
那么 , 这只“黑”是否可以实现伊万诺夫的愿望呢?
然而 , 想象很美好 , 现实还是残酷的 。
也许是“黑”这个名字 , 取得不怎么吉利 , 不仅这次实验失败了 , 后来 , 伊万诺夫还陷入了危机 。
接连的实验失败 , 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消息回馈给他的“金主” , 所以当时的苏联政府高层决定不再给伊万诺夫实验资金 。
本来失去一个“金主” , 有实验基地在 , 再找一个“金主”就也勉强能继续开展下去吧 。

然而 , 祸不单行 , 当时的苏联科学院认为他在法属几内亚存在暴力研究 , 于是决定实地调查 , 因此他也无法再呆在巴斯德研究所搞这项实验 。
没钱又没地 , 迫于形势所逼 , 伊万诺夫只能灰溜溜地返回苏联去 。
可是 , 数次实验的失败并没有打消伊万诺夫的念头 , 这反而像一包催化剂 , 不断地刺激着伊万诺夫迸发出新的灵感 。
回国重来 , 改变方案进行第二种人猿实验
1927年7月 , 伊万诺夫带着他儿子和学生 , 以及他的实验动物2只猿猴 , 13只黑猩猩离开了法属几内亚 , 返回了苏联 。
很不幸地 , 那两只猿猴由于舟车劳顿 , 在漂洋过海的途中不幸死了 。 伊万诺夫为了验证是否有成功受孕 , 亲自对两只猿猴进行解剖 。
然而 , 上天还是没有眷顾他 , 这两只母猿猴也一样没有怀孕 。
执拗的伊万诺夫把这次在西非的实验失败 , 归咎于当地的环境恶劣 , 以及当地人的愚昧 。 他并不承认自己的实验是错误的 , 是不可进行的 。
于是趁此机会 , 他决定把实验基地改在黑海沿岸的地方 , 苏呼米 。

与此同时 , 他决定放弃之前的实验方案 , 不再用人类男性的精子与母猩猩进行杂交 。 改为更为另一种方式——用雄性黑猩猩与人类女性进行杂交实验 。
伊万诺夫这个黑暗的想法并非一时兴起 , 而是“蓄谋已久” 。
早在当初前往西非的途中 , 就有位旅客向伊万诺夫提出了一个恐怖的操作方案 , 找些西非的本地女病人 , 假借治病之名 , 实施杂交实验之实 。
这位旅客的话 , 在伊万诺夫的心里深深地扎了根 。
虽说当时的西非是被殖民者统治 , 当地人民没有任何人权 , 但是由于搞人猿杂交实验过于惊世骇俗 , 所以这一操作方案就暂时搁置了 。

回到苏联后 , 伊万诺夫便决定在苏联实施这个丧尽天良的计划 。
于是他便四处活动 , 拉赞助找地方 。
后来 , 有一些苏联科学家对这个实验都很支持 , 其中一个叫尼古拉·戈尔布诺夫的科学家 , 对伊万诺夫的实验特别感兴趣 , 更是大力支持 。
于是 , 在他们的支持下 , 伊万诺夫有了资金和新的研究阵地苏呼米研究所 , 也便开始筹备起实验 。
首先 , 通过“灵长类跨物种杂交委员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女性 , 作为实验的母体 。
在重金悬赏的条件下 , 终于招募到了符合实验要求的5名年轻女性 。

人有了 , 就差黑猩猩了 。
由于苏联的地理位置 , 气候类型 , 并不适合黑猩猩生存 , 所以他们不得不从国外引进黑猩猩 。
1928年 , 11只黑猩猩漂洋过海来到苏联 。 正当伊万诺夫开心地想大显身手时 , 由于路途遥远 , 水土不服 , 这11只黑猩猩都接连死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