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全域旅游\多点开花\!乌当区奋力推进旅游大提质( 二 )


去年 , 王平承包村民土地40亩 , 自己发展葡萄种植 , 凭借过硬的种植技术 , 年收入达到了40万元 。 今年 , 王平将葡萄种植面积扩展到60亩 , 预计产量9万斤 , 销售主要以游客采摘为主 。 “今年天气好 , 光照充足 , 同时技术、管理到位 , 葡萄果形好、甜度高 , 上市以来很多新老顾客都上门采摘 , 葡萄的品质受到了游客的好评 。 ”
葡萄喜获丰收 , 高兴的不仅是种植户 , 还有周边的农家乐 。 “随着水果采摘的火热 , 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 每到周末 , 有很多采摘水果的游客前来用餐 , 品尝农家特色菜、体验打糍粑 ,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 ”马头村濮越山居农家乐经营户李良燕说 。
目前 , 马头村葡萄基地面积达1300亩 , 葡萄品种有夏黑、巨玫瑰、玫瑰香、醉金香、金手指等 。 看到水果种植带来的良好收益 , 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水果种植产业中来 , 据统计 , 全村葡萄、苹果、西瓜等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200多亩 , 实现了家家都种水果 , 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
近年来 , 乌当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都市农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 , 阿栗杨梅、下坝樱桃、水田酥李、百宜黄金梨等名声在外 , 因地制宜发展的“采摘游”不仅满足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 更让本地水果身价倍增 , 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成为乌当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
以“农文商旅”深度融合为思路 , 乌当区陆续推出了一批以采摘游为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 如今在乌当区 , 乡村采摘游正在从单纯的果蔬采摘变成融吃、喝、玩、乐、购等元素为一体的休闲采摘体验旅游 , 不断擦亮活力乌当乡村旅游品牌 , 助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
研学游

走出旅游新路子
促乡村振兴“加速跑”
8月18日早上 , 乌当区羊昌镇甲岗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 。 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 , 在农耕实践基地学习翻土、施肥、播种、浇水 , 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 。
在为期5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 , 来自贵阳十七中的518名学生在羊昌镇甲岗村、黄连村、平坝村、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开展了国防教育、农耕体验、重走长征路、露营体验、非遗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 。 寓学于乐 , 将所学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 让学生们在研学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 , 我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 不仅让我们体验到乡间的风土人情 , 感受到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 , 教会我们珍惜粮食 , 也让我们接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 , 激发了爱国爱党的情怀 , 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 ”学生刘梓淇说 。
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 , 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 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如今 , 羊昌镇的研学基地带火了乡村旅游 , 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
据了解 , 羊昌镇农耕实践基地以绿色、健康的科普农技社会实践为主题 , 结合羊昌镇特色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 , 采取“研学机构+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 , 盘活甲岗村200亩闲置土地 , 整合高品质设施大棚 , 在甲岗村、黄连村、平坝村、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地建立实训基地、科教实验室、采摘乐园等 , 为未成年人提供“第二课堂” , 为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注入了新活力 。“研学基地以农事、红色文化、手工团建三大活动板块为主题 , 为学生提供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 。 同时 , 我们联合羊昌镇甲岗村、黄连村、平坝村、羊昌村建立多个研学基地 , 打造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项目 , 可提供旅游、民宿、烧烤、亲子采摘、户外拉练等项目 , 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 ”贵州风向标研学基地负责人马伟说 。
依托良好的生态、区位、交通优势 , 羊昌镇积极与贵州风向标教育公司协作 , 盘活农耕体验、果园采摘、大棚采摘等旅游文化资源 , 结合黄连村红色文化 , 创新文旅融合模式 , 打造集文旅融合、研学实践、素质拓展、休闲度假、田园康养于一体的研学基地 , 以研学教育作为农旅融合发展新的发力点 , 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 , 助力乡村振兴 。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 , 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 “研学游”已成为时下的一个热词 。 在“研学游”市场的持续火热之下 , 乌当区将深度挖掘以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红色资源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 , 把产业发展、旅游、红色教育和研学相结合 , 推出高品质研学产品 , 拓展农文旅融合空间 , 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