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睡眠是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都具有的“生理调节功能” 。
虽然我们没有刨根问底的追究为什么细胞在进化过程中选择了“作息”来限制我们一半的时间 , 但睡觉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
对人类来说 , 睡眠不仅是健康的保证 , 更关乎我们的情绪和“意识” 。
由于睡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脑部 , 所以它牵扯的事情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多更复杂 。
很多人认为睡眠的时间必须足够长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 长期熬夜或者缺乏睡眠对身体乃至精神的伤害都是很大的 。
这个观点似乎已经成为包括科学界在内的共识 , 那么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
实际上 , 早在1892年英国科学家、生理学博士“詹姆士·梅伦”就对此展开了系统的研究 。
他召集了54个志愿者进行了有关的科学实验并记录了详细的数据 , 这也是人类科学界第一次尝试揭开睡眠和精神意识之间的关联的实验 。
梅伦博士首先将志愿者分成三个小组 。
第一组成员每天白天睡5个小时 , 其他时间必须保持清醒 。
第二组成员晚上睡5个小时 , 其他时间保持清醒 。
而最后一个小组则每天保证10个小时以上的作息时间 , 睡的越久越好 。
第一次实验的结果是三组成员的精神状态并没有多少差异 , 反倒是最后一组成员在清醒以后会显得非常颓靡 。
梅伦又将时间线分别调整为4个小时、6个小时和8个小时 , 实验的结果让他很吃惊 , 因为睡眠最少的小组不管是情绪还是精神状态都更加饱满活跃 。
由于那个时期科技水平的局限性 , 梅伦并没有更直接的方法可以深入观测睡眠对大脑的具体影响 , 所以他匆匆总结了一个“不太靠谱”的观点 。
那就是人类的睡眠保持4——6个小时是最佳时长 , 如果超过了就会给大脑带来一定的负担形成“沉睡障碍” 。
这个结论其实很接近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 , 只是梅伦的理论是建立在简单的数据记录上 , 而现代科学则是通过强大的科技仪器直观呈现大脑在休息时候的变化 。
【坚持少睡能让大脑更聪明?科学研究认为,睡太久会损伤脑细胞皮层】
2017年 , 耶鲁大学生物实验室通过“脑波测绘仪”发现人类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会发出电波信号指挥“脑脊液”和“脑静脉血”对脑皮层和神经元细胞组织进行“清理” 。
这个过程就是科学意义上的我们通过睡眠缓解精神疲劳的“机理” 。
有趣的是这个清理的过程只能持续3个小时 , 耶鲁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度睡眠” 。
当清理时间过去以后大脑还会保持1个小时的“浅睡状态” , 之后皮层细胞便开始慢慢活跃 。
不过科学家也指出 ,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天只需要睡3个小时就可以了 。
大脑的工作原理是一个曲线波动的周期 , 当我们睡3个小时以后起来刚好能赶上大脑的活跃期 , 而8个小时候左右大脑会再次进入疲劳期 。
这个时候假如我们依然坚持工作不及时休息 , 大脑就会感到非常的疲劳 , 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
超过大脑休息的规律一直沉睡 , 反而会损伤大脑的细胞皮层 ,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越睡越累”的原因 , 生活中如果睡的时间太长也会感到头疼 。
人类的大脑充满了无穷的宝藏 , 尤其是它潜藏的智慧让科学家们都感到惊讶 , 尽管我们能发现星辰运转的规律 , 却没有人敢说完全了解自己的大脑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科学的用脑才是我们不断发掘真理的基础 , 只有让大脑更聪明、更健康 , 才能更好的研究宇宙的奥秘 。
推荐阅读
- 欧洲虎鲸频繁攻击船的方向舵,却从不伤人,科学家:只是因为好玩
- 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我国科学家用精密仪器检测揭示太岁之谜
- 科学家发现超光速方法,将人类极限速度提升1000倍以上,可能吗?
- 神农架重现已灭绝50万年生物,地球自我修复?还是玛雅预言成真?
- 现存最大的猛禽,翼展达3米以上,能飞172公里远5小时不扇翅膀
- 科学家“复活”一头猪,人类离死而复生还有多远
- 智能温室靠谱吗?
- 为什么感觉大家都嘲笑“民科”,难道民间没有伟大的科学家吗?
-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了木星图像,木星卫星和环结构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