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多重宇宙》:重点在“妈”,而不是“多重宇宙”( 二 )


题外话是 , 正因为多重宇宙并不是主题 , 所以能举得例子实在无法太多 。
对于亲情的聚焦 , 尤其是主角秀莲成为与乔伊同样万能的超人之后 , 一直一直地想去拉近与乔伊的距离 , 无论是对丈夫威门或是对女儿乔伊 , 故事中所传达出的讯息是:即便这是最失败最糟糕的世界 , 我还是愿意与你们在一起 。

但这让我不得不想到伏尔泰批评莱布尼兹所撰写的《憨第德》 , 那种对于我们身处的已是最好的世界的乐观 , 却正好就是让我们安逸于所有苦痛的安慰剂 。
电影尾声有这么一段对话:“妈 , 别再说了 , 你了不起 , 你想开了 , 很棒 , 我真心替你高兴 。 但是我累了 , 我不想再受伤了 ,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跟你在一起 , 就只会伤害我们彼此 。 所以我们就分道扬镳吧 , 好吗?放我一条生路 。 ”
“好 。 等一下 , 你的确是变胖了 , 你也从来不打给我 , 即使我们用的是家庭方案 。 (乔伊:什么?)家人互打不用钱 , 你有需要才会来看我 , 你跑去刺青 , 就算他代表的是我们家 , 我也不在乎 , 你明知道我讨厌刺青 , 天下之大 , 为什么我会想跟你在这里耗?对 , 你说得对 , 没道理 。 (威门:艾芙琳 , 别说了 , 够了;乔伊:让他把话说完)也许就像你说的 , 也许还有别的东西 , 新的发现 , 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是更渺小的烂货 , 可以解释为什么你还要排山倒海寻找我 。 还有 , 为什么 , 不管怎样 , 我都还是想跟你在这里 , 我永远 , 永远 , 都会想跟你在这里 。 ”
“所以呢 , 你就不理别的东西了?你可以成为任何东西 , 去任何地方 , 为什么不选一个地方你的女儿不只是像我这样 。 在这里 , 我们只有一点点微薄的时间 , 算是还有意义的 。 ”
“那么我会珍惜 , 这些微薄的时间 。 ”
于是走入黑洞贝果的乔伊 , 伸出了一只手抓住了秀莲 , 他们拥抱在一起 , 在相互理解的眼神下走向结局 。

这样的对话正是我们社会的问题 。 我是你妈我是爱你的 , 天下这么大我为什么会在这边?这不就是那种“我大可以不用在这里跟你耗 , 但正因为我有你这个小孩我必须在这里”的情绪勒索比较温婉的版本吗?故事中也预设了所有的孩子都像乔伊一样会想伸出一只手再度拥抱母亲 , 但现实是无数的肢体、语言、情绪暴力让孩子只想远远地、远远地离开自己的父母 。
那种“我是为你好”的善意 , 也正是铺在通往地狱路上的砖头 , 而这个主题的表现正是在《血观音》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同样文字的台词表现出来 。
整部电影可以说多重宇宙都是青春期女儿乔伊心中的小剧场展演 , 但故事的核心仍然是十分陈旧的华人传统家庭观念 , 只不过在绚丽的手法下似乎变得温馨与让人容易接受 。
这又让我想到《消失的情人节》中也是用时间停止的手法说一个爱情故事 , 一个跟踪狂的故事 , 这种痴爱的琼瑶爱情故事是数十年前的流行 。
当大家对于某些事情(例如传统华人观念、传统爱情)的批评认为那已经是不该存在的社会现象了 , 然而只要略作包装之后就可以通关 。
或许是出于不察 , 又或者是不那么真正对于那些观念有所批判(可能只是跟随流行认为“现代才是对的”) , 但也有可能价值观根本没有改变 , 可能现代人根本没有自己所想得那么“现代” , 却以为时间经过就会进步了 。 旧瓶永远是能装新酒的 。 但你还以为在用新瓶喝新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