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细雨蒙蒙中,一步步接近绿水中的碧玉

千岛湖|细雨蒙蒙中,一步步接近绿水中的碧玉

文章图片

千岛湖|细雨蒙蒙中,一步步接近绿水中的碧玉

文章图片

千岛湖|细雨蒙蒙中,一步步接近绿水中的碧玉

文章图片


浙江淳安千岛湖 , 以前去过不止一次 。 每次去一个岛 , 玩一玩、住一夜 , 休闲度假 。 又一次去 ,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午后 。 汽车刚刚进入杭千支线不久 , 远远看到千岛湖静谧安详的身影 。 一座座小岛 , 像碧玉一样浮在水面 。 整个湖区笼罩在细雨朦朦中 , 像洞天福地的神仙处所 , 全然没有俗世中的干扰 。

我知道 , 这是远距离的美 。 诚如古人所说:但凡美的景物 , 皆以远距离观赏为妙 。 一旦走到近处 , 细节处的不完美 , 怎么注意都不可避免 。 那就趁着还有一段距离 , 好好看看!
一座座岛 , 大的小的 , 看不到上面的建筑 , 只有如盖的绿荫 。 能分清是岛 , 是因为每座岛外围 , 被描画过似的有一圈金色的边 。 千岛湖 , 名为千岛 , 实际上一千座不止 。 可上去游玩的岛各有主题 。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间断设计 , 千岛湖的魅力 , 绝非“美”能概括 。
因为新安江水库蓄水 , 众多山峰被淹没 。 这是我第一次上岛时了解的信息 。 然而 , 第一次进入千岛湖游玩 , 最明显的感觉是“喧闹” 。 那是无人知道“新冠”是什么的年代 。 适合的季节 , 千岛湖妥妥是旅游热点 。

【千岛湖|细雨蒙蒙中,一步步接近绿水中的碧玉】游人很多 , 导游很多 。 不同色彩、大小、长相的导游旗 , 在空中舞来舞去 。 导游招呼团队的声音 , 夹杂着地导介绍景点的刻板解说 。 本应该很优雅的导游词 , 经过此起彼伏的小喇叭送出来 , 更像是杂音 。
这座岛有这座岛的故事 , 那座岛有那座岛的传说 。 我却非常奇怪 , 不都是被淹没的山峰嘛 , 这许许多多的传说从何而来?原本属于纯自然的景观 , 人为地添加了太多庸俗附会后反而失去了天然的况味 。
这也是很多旅游点的通病 。 不是靠名人 , 便是拉大旗作虎皮 , 胡编乱造些天上有地上无的故事 。 这次游玩 , 决定信马由缰地走 , 到哪儿算哪儿 。 坚决不请导游 。 没想到距离还有一段 , 遇到了一场预料之外的小雨 。 “山色空蒙” , 苏老夫子早就订好了调调 。 像凑趣一样出现的雨 , 实在是老天的好意!

山间限速 , 正好可以慢悠悠地行 。 车子进入山中 , 驶上了盘山公路 。 一个弯、一个坡、一个新的高度 , 远方的千岛湖近了一点 。 转到山的另一边 , 星星点点的水中岛屿 , 好像又离开了更远 。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遐想岛上的原住民们 , 被游客打乱了生活 , 愿意吗?想来是乐意的 。 因为千岛湖的大鱼头 , 千岛湖的种种水产资源 , 千岛湖开发旅游后迅速富裕的生活等等 , 都会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
可是 , 此刻 , 却什么都看不到 。 植被覆盖了所有 。 不要说岛上的石头与泥土 , 连建筑物的影子都看不到一点点 。 岛的棱角也没了 , 圆乎乎的没了个性 。

岛与岛之间 , 是被岛隔开的一潭潭的水 。 水因为深度不同 , 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 看不清雨水落到湖里的情形 , 能看见水面升腾的雾气 。 不但水面有雾气 , 岛上植被仿佛也被雾气包裹了一样 。 生在没有山的地方 , 每次看到山 , 都会产生莫名的欢喜 。 何况这种水中央的岛 , 登上去才是山的低海拔丘陵!
傍晚时分 , 到了 。 雨也停了 。 清新的空气 , 几乎没有一丝杂质 , 充满了负离子 。 “空山新雨后” , 王摩洁的这句诗 , 用在这里最是恰当 。 放下东西去悠闲散步 , 走往没人的山中 。 爬到半山腰 , 一个人都没有 。 雨 , 阻止了人们爬山的脚步 。 这一刻 , 这座岛是我的 。
一丛丛不知名的小黄花 , 被雨水洗得干净清爽 , 在绿色植被中 , 鲜艳夺目 。 凑过去闻闻 , 若有若无的香气 , 与山中清新的空气混在一起 , 直接进入肺中 , 进入每一个细胞 。 小花 , 应该是菊花的一种 。 是最不值钱的赏菊花吗?



不多的几座别墅 , 躲在湖边的山脚下 ,
貌似不起眼 , 其实占尽风水 。 在路上看起来不大的别墅 , 走近了发现是四层楼 。 度假到这里 , 临水靠山 , 毫不欢欣 。 沿着小岛转一圈 , 从不同的方位欣赏千岛湖 , 忽然发现自己词穷了 。 找不出适合的词来描绘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