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09年 , 北大高材生胡士泰利用5年时间 , 盗取中国无数情报卖给外国 , 让中国矿产行业损失整整7000亿人民币 。
胡士泰为何会走上这条不归路?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胡士泰
寒门子弟胡士泰胡士泰出生在1963年的天津 ,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 , 各类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 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 。
在这样的环境中 , 他也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 。 可惜好景不长 , 胡士泰的父母在十年浩劫中双双下岗 。
因此 , 他的家庭条件也慢慢下落 , 甚至连读书的钱也不够了 。 这时候的胡士泰刚刚初中毕业 , 就要离开学校去面对残酷的现实 。
七八十年代的中国 , 各类物质水平比较落后 , 即便只有初中学历 , 胡士泰的知识储备也超越了社会上一大半人 。
所以 , 基本上没有费太大的力气 , 他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个机械学校学习车工 , 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 。
这个时候的胡士泰已经明白 , 只有学习和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 为自己的未来走出一条安稳的路 , 让他一直往上 , 往前 。
因此 , 在机械学校学习车工的同时 , 胡士泰依然手不释卷 , 像刚刚入水的概念一样 , 疯狂地吸收目之所及的一切知识 。 那份一直向上的热情与理想 , 在胡士泰的胸腔熊熊燃烧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困在机械厂这一片天地的他终于等到了那个一飞冲天的机会——我国宣布于1977年全面恢复高考 。
得知这个消息的胡士泰欣喜若狂 , 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学习中 。 因此 , 在1979年的高考成绩下来以后 , 他如愿进入我国的顶级学府北京大学 , 成为历史系的一名新生 。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人才严重缺失的状态 , 胡士泰本就天资聪颖 , 学习做事方面也一致保持勤勤恳恳 , 脚踏实地的态度 。 因此 , 他在校期间获得多种奖项 , 也得到导师细心的栽培 。
等到四年的学习时间结束 , 北京大学也在第一时间邀请他做历史系的助教 , 能够留在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 。
人心易变 , 学校只看到了胡士泰的聪颖和勤奋 , 却没有想到几年的大学生活 , 让他这个“井底之蛙”看到了国外的广阔天地 , 并心生向往 。
心生向往 , 出国留学刚刚毕业的胡士泰凭借着优秀的简历拿到了我国首屈一指的企业“中信集团”的offer , 成为其中的一员 。
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 , 入职国企 , 前途一片光明 , 已经是人生难以企及的高峰 。 但身在其中胡士泰已经通过企业这个窗口 , 看到了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 。
因此 , 之后不久他向集团领导申请前往澳大利亚学习 , 希望能够学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来填充我国这些方面的不足 。
80年代大学生确实稀缺 , 更何况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 。 中信集团也很高兴自己的企业中有如此上进的人才 , 于是主动承担了胡士泰的留学费用 , 希望他能够满载而归 , 报效祖国 。
进入澳大利亚的胡士泰如鱼入水 , 他见到了梦想中的繁华 , 享受资本主义社会的奢靡 。
90年代中国的经济才刚发展有起色 , 而澳大利亚已经是一个体系运转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 。
推荐阅读
- 2005年社科院专家陆建华被查,贩卖国家机密,现在被捕
- 台湾女间谍交代:色诱大陆学生全过程,这样的诱惑大学生经不住!
- 2009年,宾馆女服务员邓玉娇不堪骚扰而刺死官员,今已结婚生子
- 澳大利亚为什么不引进野生老虎放生?老虎浑身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