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动物捕食者化石被发现,距今5。6亿年,它究竟是什么生物?


最早的动物捕食者化石被发现,距今5。6亿年,它究竟是什么生物?


文章图片


最早的动物捕食者化石被发现,距今5。6亿年,它究竟是什么生物?


文章图片


最早的动物捕食者化石被发现,距今5。6亿年,它究竟是什么生物?


文章图片


最早的动物捕食者化石被发现,距今5。6亿年,它究竟是什么生物?


文章图片


最早的动物捕食者化石被发现,距今5。6亿年,它究竟是什么生物?


如果问大家第一印象里最早的动物捕食者是什么动物?

可能绝大多数人会下意识想到恐龙这一种庞然大物 , 因为最早的恐龙目前业内公认的出现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亿3500万年左右 , 这个数据可远远比人类诞生的时间要早得多 , 也比较符合大众印象里捕食者的形象:体型庞大、身手敏捷、凶悍无比 。
只不过恐龙这种捕食者并不是被确定为最早捕食者的动物 , 自从寒武纪时期过后 , 物种多样性逐渐变得十分丰富 , 我们目前科学界对远古时期的动物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寒武纪以后的时期 , 因为在寒武纪以前的所有动物都是以低等的软体动物和腔肠动物为主 , 并不存在具有碳酸钙、磷酸钙成分的动物骨骼 。

不过随着英国古生物研究学院专家在网络上发布的科研成果显示:“很高兴能和大家谈一谈近期我在工作中的发现 , 在英国莱斯特郡的查恩伍德森林里 , 我发现了一具十分重要的动物标本 。
从形状上看它的顶端有一些类似触手状的分支 , 但是长度并不是很长 , 也许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导致了地貌被风蚀 , 也有可能这是一副保存程度比较高的动物化石标本 , 也许这是一种带有骨骼的特殊“水母” 。

因此我和我的同事们对他进行了测定分析 , 发现它的成型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6亿年 。
这可比寒武纪生物爆发的时间要早了将近2000万年 , 这个时期属于埃迪卡拉纪的末期阶段 , 原本的科学理论普遍认为这个时期的动物不具备有坚硬的骨骼和外层加壳 , 但很显然这具“水母”状的标本不符合以往的推论 , 我们决定用Auroralumina attenboroughii这个名字为这具珍贵的标本命名 , 因为它的出现可能对动物界的探索程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

这具动物的尸体自从被发现以后 , 就逐渐成为了诸多考古学家们强烈关注的热点话题 。
英国考古学专家费尔韦尔比表示:“这具尸体的形成原因目前尚不明确 , 但可以根据周围的化石痕迹和岩石受压迫程度进行推测 , 这具标本生前可能遭受到了巨大的外力挤压作用 , 所以窒息于此 。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 在寒武纪以前就有少部分动物进化出了外骨骼 , 虽然这个个体的形状和我们现代常见的刺胞动物:水母、海葵它们比较相似 , 但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
从岩石痕迹上的轮廓 , 我们暂时无法确定这些触手状的根须作用是否是用来捕食 , 因为现代刺胞动物具备的明显特点是身体内部不具备完整的骨骼支撑 , 且身体内外往往只有两层胚 , 是属于动物体系链当中比较落后的原始生物之一 。 ”

假设这具尸体的原型是一只刺胞动物 , 那么对于它的生长环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推测 。
因为刺胞动物没有专用的运动组织 , 大部分的刺胞动物受外界作用的运动轨迹影响较大 , 例如比较典型的水螅 , 在主动运动的方式上往往只能用它的表面肌肉群和纤维进行收缩拉伸 。
利用这个往复的过程推动自己前进 , 只不过每次伸缩仅可将其移动3mm左右 , 一个收缩过程的完成大约耗时5分钟 , 这样的移动效率实在是低 。

因此这类动物只能以浮游生物或者是一些已经受伤濒临死亡的小型虫为食 , 在刺胞动物生长的环境当中 , 绝大多数具有比较深的海域 , 因为其身体的形状结构 , 决定了栖息环境无法长时间漂浮在浅海 , 在浅海生存的大型鱼类是刺胞动物的天敌 , 为了保全性命所以只能向深海进行移动 。
考虑到如果这具尸体原型可能是一具具有骨骼的水母 , 那么依靠着这道天然的保护墙 , 他们可以在物种搏斗中取得很大的优势 。

至于这种动物为什么会留下如此完整的形状轮廓 , 可能是与原始环境中海洋成分的磷酸钙、碳酸钙有关 。
但是科学家们目前对于动物的外壳产生的原因没有具体的定论 , 有些认为是地壳运动使得大量的磷、钾、铁、钙、镁等元素以离子的形式融入到海洋当中 , 而后日积月累的情况下这些元素形成沉淀物 , 被一些寄居动物占据 , 成为了天然型的保护外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