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被问得疲惫了 , 揉着太阳穴再一次重复 , 店里的食物都是当天做的 , 不会存在隔夜的情况 , 更不会有服务员看顾客不爽而投毒 。
民警调查了所有的服务员和老板后 , 确认他们和董先生、龙女士不存在利益关系 , 排除投毒可能性 。 不是店内服务员投毒 , 又是谁投毒的呢?
调查董先生等人吃过的食物样本从疾控中心转送到上海市公安局法医室 , 法医到医院将两人的生物样本全部提取回去检测 。
法医和董家人了解董先生生前病症 , 调取了他心肺病理切片资料 , 通过仔细的观察 , 主检法医表示 , 董先生有肺出血、水肿、肺大泡等症状 , 出血是急性表现 , 能排除董先生是因疾病致死 , 极大的可能是中毒身亡 。
既然法医确定了董先生是中毒身亡 , 那毒物是怎么进入到董先生等人的餐食中的呢?令民警疑惑的是 , 龙女士三人吃的是同桌的食物 , 为什么陈先生却没有任何异样?
在甜品店里调查的技术人员穿好鞋套、带口罩和手套正对龙女士三人的用餐桌子周围展开细致勘察 。
技术人员率先排除了较大固体毒物的可能性 , 因为这种毒物体征明显 , 容易被人察觉 , 且不易及时藏匿 , 技术人员更偏向于是粉末投毒 , 粉末飘散在空气中 , 不会引起注意 。
技术人员用相机对着桌子、椅子、餐具、地板等环境拍照 , 试图找到残余的毒物 , 将从不同物体上提取出多种样本送到上海刑侦总队毒化室 。
毒化室的技术人员是由临床医学、法医学、药学、化学、免疫学等专业背景的警察组成 , 他们的任务是确定每一份检材里的组成物质 , 检材中是否有可疑成分 , 以及探索罕见物质 。
由于缺少线索 , 技术人员只能从常规的毒物开始检验 。 普通人能找到的毒物大多是农药 , 技术人员先按照检测农药的方法提取样本成分 , 接着放进机器中检查 , 但结果显示里头并无农药成分 。
从疾控中心到法医室 , 最后到达毒化室 , 常见的毒物都被剔除 , 董先生的致死毒物依旧没有找到 , 民警将探究的目光放到了龙女士和陈先生身上 。
从甜品店的监控视频中可以看见 , 龙女士是最先到达的 , 她先点好了蛋糕和饮料 , 等了大概20分钟后 , 董先生和陈先生才相继到来 。
因为龙女士选择的位置隐蔽 , 监控并不能将她的行动全部记录下来 , 但能看见龙女士所在的方向除了服务员没有其他人经过 。
按照当天服务员的口述 , 她给龙女士上餐后就离开了 , 既然甜品店内同批次的蛋糕和饮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 那会不会是龙女士投毒呢?
民警梳理现有的线索 , 通过推测判断 , 当天只有龙女士有时间下毒 , 可现在的龙女士还在医院中救治 , 并不能给民警答案 , 破案的希望似乎都落在了毒化室中 。
通过医院反馈的董先生和龙女士症状 , 毒化室产生了一个偏向性的判断 。
许多天然毒物摄入人体后 , 都会发生口唇、四肢发麻的症状 , 但经过细分 , 不同的毒物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 不同的毒物对人体的损害部位也会有区别 。
毒化室的技术人员从医院和陈先生提供的信息中了解到 , 董先生最开始只是口齿发麻 , 渐渐地有些心律失常 , 最后呼吸、心跳骤停 。 这给技术人员锁定了一个大致方向 , 这个毒物对心脏有非常大的损伤 。
技术人员列出几大类可疑毒物 , 又细分成200多种毒物成分 , 紧接着挨个排查 , 经过焦急的等待 , 技术人员再三复核过检材后确认董先生致死的关键毒物是——乌头碱 。
这个结果让技术人员皱起了眉头 , 乌头碱存在于川乌、草乌等40多种中药材里 , 能起到镇痛的作用 , 过量摄入乌头碱会导致中毒 , 产生心律紊乱等问题 。
但让技术人员烦心的是 , 此次检材中的乌头碱是单独出现的 , 一般情况下 , 乌头碱都不会以单独成分出现 , 会和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成分同时存在 。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龙女士和陈先生身上 。
医院得知了中毒物质后 , 立即对龙女士展开了对症救治 , 果然 , 龙女士的情况好转 , 转入到普通病房 。
民警了解到龙女士目前情况稳定后 , 来到了医院 。
被救过来的龙女士脸上没有一点劫后余生的欣喜 , 眼神里透着疲惫 , 面无表情地躺在病床上 , 即使民警告诉她“你中毒了” , 她也只是平淡的“哦”了一声 。
这样奇怪的反应加重了龙女士的嫌疑 , 但令人不解的是 , 如果是龙女士下毒 , 她又为什么要吃呢?是想摆脱嫌疑 , 还是想同归于尽?
推荐阅读
- “南京女大学生被害案”,洪峤还计划谋害5人,包括同案犯张某某
- 警方通报女子烧烤店被砍事件
- 漂亮美女嫁给平庸男子,网友酸意满满,奉劝新郎婚后不要外出打工
- 戚薇直播带货翻车,被质疑卖假货!本人已报警
- 案例回顾:女护士被勒死在家中,丈夫进门后一句话引起警方注意
- 1947年,津门发生一桩“水坑艳尸案”,死者身份居然是当红艺人
- 男子预言自己死期将至,一天后竟然成真,警方查到真相惊呆了
- 不符合球队的摆烂大计,马刺是否应该考虑送走内线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