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病 早期

草莓炭疽病 早期每天中午前后放风,灵活掌握放风口大小和放风时间,不可因排湿影响棚温 。大棚草莓因生产时间长,产量高,盖膜后施肥又困难所以必须掌握好大棚草莓移栽后施肥的技术 。

中耕松土开春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和除草,以促进草莓的生长和消除草害 。 中耕宜浅锄,以避免伤及根系过多和土块压没留心 。 同时,中耕要与清沟理墒相结合,防止渍害并降低土壤湿度,确保草莓正常生长 。 剪除老叶草莓开始生长后,要及时将干枯老叶和病叶剪除,以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能,降低田间湿度 。


在8月份掀开薄膜,对土地进行深翻,在翻地的过程中施用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 。由于草莓在生长初期生长旺盛,生殖生长过慢,因此合理调配氮、磷的投入是比较重要的 。,要将土壤耙细,为培垄做好准备 。

由于每花序内着果数增多,单果平均产量有所下降,故应考虑适度疏花疏果,促进果实增大 。 生长过于旺盛时,容易发生灰霉病、叶枯病,应及早剥除老病叶,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护地栽培时还需注意棚内通风 。 脱毒苗在生产过程中又会发生再感染的速度因产地和栽培管理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别 。


草莓移栽成活之后的1周之后,要多次喷施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锌等各种肥料 。等到10月初,要对其施加尿素、磷酸二氢钾,根据草莓生长的情况而定,采取少量多施的方式 。

草莓炭疽病 早期移栽前用50%丁草胺3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除杂草 。及时摘去赘芽、老叶、病叶和匍匐茎、级序高的花蕾、小果及少数畸形果 。 温湿度调控 。 10月底至11月5日前,盖好大棚薄膜和地膜 。 现蕾前后,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开花结果期24-26℃,采果期20-24℃ 。 等到10月初,要对其施加尿素、磷酸二氢钾,根据草莓生长的情况而定,采取少量多施的方式 。


在11月初,选择阳光充足,气温高的时间段喷施赤霉素,从而有效打破草莓的睡眠期,促进开花 。在等到出现花芽的时候,要及时喷施硼酸等微量元素,并根据草莓的生长状况合理进行施肥,减低畸形果的发生几率 。在采摘之前的2周,要配施3次含甜叶菊苷的叶面肥,甜叶菊苷在主要作用是增加浆果的糖度,调节草莓的甜酸比例 。

栽植深度以"浅不露根,深不埋心"为宜 。 栽后管理 1、田间杂草的防除 。 杂草与草莓争水、争光、争养分,会造成草莓减产,品质降低 。 因此,防除杂草是生产优质大果草莓的重要保证 。 田间除草可采用人工除草,覆膜压草,轮作换茬等综合措施 。

【草莓炭疽病 早期】

草莓在整个的生长过程中还要喷施液态硅肥,促进植株与果实细胞壁的生长,增加叶片的厚度,提高浆果的结实度,为果实采收之后的运输与保鲜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


人工除草2-3次 。 早熟高产栽培 1、定植 。 定植前每亩施腐熟猪粪肥2000-2500公斤、菜籽饼50-7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30-4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作基肥 。 定植时间为9月5-15日 。 垄宽1米(连沟)、高30厘米,每垄种2行,每个大棚栽6垄12行草莓,每亩密度7500株 。

草莓炭疽病 早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