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0岁男孩划坏私家车事件大反转,撕开了多少人最隐秘的痛?( 二 )


有人因为一次没考好、失手打碎碗、回家晚了这样的小失误 , 就时常被母亲撵出去 , 以至于街坊邻居都认为这是个很糟糕的小孩 。
还有人自己为人母后 , 仍然被亲妈大庭广众之下当众责骂整整半个小时 , 很难想象 , 在这样的环境下 , 她的孩子是不是也会耳濡目染 , 认为自己的母亲是个不靠谱的大人 。
PUA ,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爱之名 , 行伤害之实 , 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 一直以来 , 大家都认为PUA只发生在两性之间 , 其实不然 。 你有没有听过类似这样的话?


“你不行 , 你得听我的!”“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知道我养你多不容易吗?”
这种负面的情绪 , 不仅让家庭关系变得无比紧张 , 也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社恐、懦弱、暴躁 , 甚至厌世等各种心理问题 。 严重的还可能困在这种情绪中 , 一辈子也走不出来 。 原生家庭的PUA , 比渣男更加可怕 。 03拥有松弛感的人 , 活得有多爽?正因为有太多太多人被这种窒息所支配 , 所以最近才会流行起一个词:松弛感 。 何为松弛感?小红书博主@嘤肥鹅的讲述 , 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词的意义——

博主上初中时弄丢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 , 非常心急自责 , 于是买到小卖部给妈妈打电话哭诉 。 在那个时候手机是很昂贵的物品 , 家里的条件也很困难 , 可她却弄丢了这么重要的东西 , 本以为妈妈会大声呵斥 。 没想到 , 电话那头却只有一句温柔的宽慰:“人没丢就行 , 手机丢了就再买一个 。 ”虽然事后 , 她的愧疚感并没有缓和 , 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 , 但她却不再感到害怕 , 因为知道自己是可以被原谅的 。 虽然后来渐渐长大 , 但这份安宁的感觉 , 就被她的大脑很好地储存了下来 。 后来她交往的男朋友行业遭遇寒冬 , 时不时询问她会不会因此分手 , 她便也很平和地给予对方鼓励与安慰 , 告诉对方没关系的 , 就像小时候妈妈对待她的那样 。 再后来她投资出现亏损 , 因为也拉了男友入坑 , 所以内心很自责 。 男友在旁看出了她的焦虑 , 安慰道:“这又不是多大的投资 , 何况咱俩一起入的坑 , 就当分散风险了 , 都是小问题哈 。 ”没有指责 , 没有落井下石 。 博主最后感慨说 , 要感谢妈妈当初给予的那份松弛的力量 , 才让自己在后来的人生中被温柔以待 。
拥有松弛的家庭关系是一种幸运 , 它意味着 , 你有能力为别人给予更多的幸福 。 04适当自我解绑 , 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诚然 ,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 , 但好在 , 成年之后的人生之路却是可以塑造的 。 李雪琴读初三那年 , 父亲做生意赔了钱 , 为了躲债躲起来 , 父母也因此离异 。 从此她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 , 家里只有她和母亲 , 父亲成了缺失的角色 。 李雪琴的妈妈是一个容易焦虑且情绪很不稳定的女人 , 婚姻的不幸 , 让她的坏情绪达到了顶峰 , 女儿则成了她唯一的发泄口 。 有一次 , 李雪琴写完作业看了一会儿电视 , 没想到妈妈瞬间就被激怒了 。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 , 李雪琴变成了“讨好型人格” , 待人接物小心翼翼 , 非常害怕出错 。 或许正因为活得太紧绷 , 所以即便后来考上了北大 , 她还是得了抑郁症 。 为了给自己松绑 , 她开始尝试逗乐身边的朋友 , 在旁人的笑声中 , 焦虑得到了消解 。 解绑了自己之后 , 李雪琴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 , 状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 , 她暗恋一个男生 , 和对方约会时 , 仅仅因为一句“你太胖了” , 一下子觉得很受打击 , 回来后甚至不惜绝食减肥 。 后来 , 她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 也对浪漫有了新的定义:“兴之所起 , 乘兴而至 , 乘兴而归 。 ”
拥有松弛感的女生 , 真的很有魅力 。 为什么汤唯那张电影节吃盒饭的照片 , 更胜过红毯上的群星斗艳?因为在她的眼神中 , 写满了对自己全然的接纳 。 一个真正发自内心爱着自己的人 , 在任何年龄都会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 学者徐小虎80岁时 , 在电梯里遇到一个很帅的年轻男生 , 一进电梯就说:“You are beautiful 。 ”徐小虎往后看 , 心想:是哪个女人呢?可是 , 没有 , 电梯里除了那个男生 , 只有徐小虎这个老太太 。 那位男生看到的不是女士脸上的皱纹 , 而是一种内在的安宁 。
在焦虑过剩、人人内卷的当下 , 适当地保持松弛 , 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 。 正如画家何多苓所说:任何事 , 只有松弛才能做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