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行载人登月有哪些深谋远虑?


中国进行载人登月有哪些深谋远虑?


文章图片


中国进行载人登月有哪些深谋远虑?


最近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 , 中国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 , 这些火箭未来将承担起载人登月、火星探测、木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等任务 。 2030年左右 ,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具备把中国人送上月球的能力 。

这则消息被很多媒体解读为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 , 并迅速成为热门新闻 。 还有人把美国准备在2025年“重返月球”的新闻拿来作比较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中国民众对中国载人登月这件事充满了期待 , 希望早点实现 。
其实 , 不止媒体经常提起载人登月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等也多次公开表示 , 中国要在2017年以后进行载人登月 , 最晚在2030年左右 。
反正中国人在十几年内肯定要进行载人登月 , 并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 , 只是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时间表 , 也可能国家已经有了相关计划 , 只是尚未对公众公开 。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载人登月、火星探测等太空探索任务呢?
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么回答的:从明朝开始 , 我们中国丧失了海洋权力 , 宇宙就是海洋 , 月亮就是钓鱼岛 , 我们现在能去不去 , 将来别人占了我们想去就去不了了 , 我们的后人会怪我们的 。
叶院士的回答非常形象 , 有理有据 , 掷地有声 。
当然 , 叶院士也不可能把中国进行太空探测的所有原因都说出来 , 有些原因甚至不方便院士级别的人公开说 , 只能让民众自己揣摩、领悟 。

【中国进行载人登月有哪些深谋远虑?】除了叶院士说的原因 , 中国进行载人登月等太空探测 , 还有哪些其他原因呢?
1.提高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 。
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强大 , 首先看的不是GDP数据和科技指标 , 而是组织动员能力 。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 就像评价一支军队是否强大 , 首先看的不是武器是否先进 , 而是纪律 。 纪律好的军队才能贯彻上级命令 , 打胜仗 。 纪律不好 , 即使武器先进 , 也不是一支好军队 。
军队的纪律不是天生的 , 而是每天严格训练的结果 。 同样的道理 , 国家机器也需要经常训练 。 国家会提出各种任务目标 , 然后组织团队去执行 , 以此来提高组织能力 。 和平时期能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 搞好建设 , 战争时期才能打胜仗 。
载人登月、火星探测等项目就是国家对科研团队的组织动员训练 , 只有按国家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 只能保持国家科研团队的执行力 。 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就是这么一点点练出来的 。
2.提高科技水平和军事实力 。
搞载人登月可以提高国家的科研能力 , 促进国家科技进步 。 获得的科技成果可以用在民生领域 , 也能用在国防安全领域 , 提高军事实力 。
战争是人类科技进步最大的推动力 , 两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无数的高科技武器 。 二战中 , 在战争的强大压力下 , 美国人造出了原子弹 , 德国人造出了V1和V2导弹 。 人类有了新科技也总是应用在战争上 。
当今世界几乎每天都有战争 , 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 中国为了维持世界和平和自身安全 , 必须提高科技水平 , 缩小与美国的科技差距 。 太空探测可以带来很大的帮助 。
3.提高民族自信心 , 振奋民族精神 。
4.开发月球资源 。
地球的资源有限 , 各国竞争激烈 。 如果能够开发月球资源 , 那就太好了 。 更重要的是 , 借助登月提高资源的利用能力 , 可以把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更加有效地利用 。
中国每年从外国进口的石油天然气很多 。 缓解能源瓶颈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科技水平 。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 就是利用科技缓解能源瓶颈的新思路 。

5.可以向世界宣传自己 , 提高国际地位 , 改善国际形象 。
由于西方国家掌握国际媒体话语权 , 外国媒体大多数情况都是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 。 中国探索太空可以制造很多正面新闻 , 向全世界宣传自己 , 增加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好感 。
同时 , 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可以制造高质量的东西 , 算是替中国制造宣传了 。 在一定程度上破除西方对中国的抹黑 。
6.开辟中美竞争的新“战场” 。 你打你的 , 我打我的 , 不能老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