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的元凶起争议,或许并非小行星?新的“答案”是什么?( 二 )


这场变冷持续了近1000万年 , 在大约5500万年前彻底结束 , 地球又陷入到了一个极热的阶段 。

还有古生物学家认为 , 地球在白垩纪末期遭遇了撞击 , 但是撞击地球的并不是小行星 , 而是彗星 。
彗星是另一种天体 , 主要成分是冰、甲烷和其他气体的固态 。
彗星撞击到地球上后 , 会迅速融化 , 吸走地球表面大量的热 。
之所以这样认为 , 是因为在大约1.1万年前 , 地球被一颗彗星撞击 , 引发了新仙女木事件 , 北半球陷入了一场急速变冷 , 当时北美地区的人类遭遇了一轮灭绝 。

由此推测 , 在大约6600万年前 , 一颗巨大的彗星撞击了地球 , 位置在今天的尤卡坦半岛 , 彗星落地后 , 引发了变冷 。
关于什么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元凶 , 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 。
每一种灭绝方式都是假说 , 在古生物学界 , 假说是没办法彻底让人完全信服的 , 因此还要挖掘出足够的化石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

恐龙之灾是否重演?
人类在大约200万年前才诞生 , 我们的祖先与恐龙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 为何人类一定要寻找恐龙灭绝的真相呢?
人类想要知道恐龙灭绝的真相 , 其实就是为了在未来拯救自己 , 如果人类也遭遇了恐龙那样的灾难 , 我们是否有能力应对呢?
比如小行星撞击 , 我们应该怎么做?
很遗憾 , 人类面对这一级别的小行星 , 基本上无能为力 。

有人会问 , 为什么不用导弹将小行星击碎?
小行星的速度是很快的 , 从人类检测到小行星轨迹不对到它撞击到地球 , 中间的时间是很短的 。
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也不是一颗人类的导弹就可以毁灭的 , 把所有的导弹组合起来 , 未必能将其击毁 。
要知道 , 人类的导弹连地球上的台风都无法摧毁 , 更不要说这一等级的小行星 。
不过好消息是 , 人类目前的监测水平 , 可以通知被撞区域的人赶紧撤离 。

另一种假说则是气候变化 , 恐龙遭遇的是变冷 , 而人类目前遭遇的 , 是变热 。
恐龙度过了大约1亿年的太平岁月 , 才有了它们的繁盛 , 人类进化的这200万年 , 却是在一个冰期之中 。
气温骤降引发了非洲大陆的森林减少 , 一种叫做南方古猿的生物被迫下地 , 开启了一段新的进化之旅 。
随着大冰期结束 , 地球会朝着变暖进行 , 人类用化石燃料加速了这个过程 。

地球自古变冷或者变热都会引发生物的灭绝 , 加上距离白垩纪末大灭绝已经过去了大约6600万年 , 按照灭绝的周期来开 ,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或许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
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来说 , 我们或许会成为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最大受害者 。
也许 , 恐龙的灭绝之灾 , 会在不久之后的地球上重现 。

恐龙并没有完全灭绝
生物学上很严谨地将已经灭绝的恐龙称之为“非鸟恐龙” , 因为根据化石比对 , 鸟类就是当初的一支兽脚类恐龙 。
兽脚类恐龙里面有我们熟悉的霸王龙、伤齿龙、鲨齿龙等 , 鸟类的演化支偏向于手盗龙类 , 最早是生活在树林间的小型恐龙 , 之后演化出了羽翼 , 最终飞向了天空 。
鸟类并不是大灭绝发生之后才诞生的 , 早在白垩纪的中晚期 , 鸟类就已经出现 , 并与翼龙展开了天空的争夺 。

只不过当时的鸟类和今天的鸟类没有多大的关系 , 它们属于反鸟亚纲 , 现代鸟类属于今鸟亚纲 。
今鸟亚纲在当时不怎么会飞 , 具有飞行的潜力但一直没有发挥 , 灭绝肃清了它们最大的竞争者 , 让它们成为了天空唯一的王者 。
直到另一种哺乳动物蝙蝠的到来 , 才打破了鸟类对于天空长达1000多万年的垄断 。

也有生物学家认为 , 非鸟恐龙并没有灭绝 , 它们或许还有极小一部分生活在我们未知的地方 , 比如亚马孙雨林的深处 。
亚马孙雨林形成于1亿年前 , 如果有恐龙在灭绝发生之前藏身于此 , 那么它们有可能还居住在里面 。
人类并没有将亚马孙从里到外探索透彻 , 所以不排除里面存在恐龙的可能性 。

恐龙在地球上存在了1.6亿年 , 这是存在时间最长的脊椎动物类群 , 不知道人类能否打破这个记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