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挖「多肉」被罚230万,在这个多肉王国看看就好了!


因为挖「多肉」被罚230万,在这个多肉王国看看就好了!


文章图片


因为挖「多肉」被罚230万,在这个多肉王国看看就好了!


文章图片


因为挖「多肉」被罚230万,在这个多肉王国看看就好了!


文章图片


因为挖「多肉」被罚230万,在这个多肉王国看看就好了!


文章图片


因为挖「多肉」被罚230万,在这个多肉王国看看就好了!


以往我们提到沙漠 , 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是“大漠孤烟、人迹罕至”这样寂寥的景象 。 一般来说 , 在降水量极小的沙漠地带 , 严苛的环境令普通的动植物很难生存 。 然而 , 在南非的西北角 , 却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纳马夸兰(Namaqualand) , 这里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 , 到了特定的时间 , 这里还会成为“繁花渐欲迷人眼”的秘密花园 。
1. 这里是沙漠花海
在3-4月份 , 当沙漠上还是一片寂静时 , 一场暴雨过后 , 灯台百合(Brunsvigia Bosmaniae)率先开放 , 广阔的平原里、岩石裸露的缓坡上、沿海的沙地里 , 都可寻得它的身影 。 灯台百合是石蒜科植物的一员 , 为球根花卉 , 因其花朵呈圆形如灯台一样 , 故得名 。 灯台百合先花后叶 , 其花序类型为伞形花序 , 由20 ~ 40朵花组成 , 十分繁密 , 一片片红色的花朵 , 为大地扮上了绚丽的妆容 。

来源|百度百科
灯台百合的花期很短暂 , 花朵枯萎后便开始结种 , 种子被包裹在花序中 , 种子成熟后 , 花头也变干枯了 。 当阵阵强风刮过 , 花茎被折断 , 花头随风在地面翻滚 , 种子就从花序中掉落出来 , 当气候合适时 , 种子会快速萌发 , 新的生命征程开始了 。

来源|naturepl.com
而到了八月至九月 , 纳马夸兰便会上演百花竞放的美景 。 原本干旱冷寂的土地会被鲜亮的橙色、黄色以及纯洁的白色野花所覆盖 。 在这个旺盛的繁殖时期 , 众多的蜜蜂、蝴蝶、甲虫 , 都成为植物们的授粉对象 。 各种各样的雏菊、紫罗兰、天竺葵、日中花、唐菖蒲等都在此盛放 , 这段时间的纳马夸兰也成为世界闻名的赏花胜地 。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 , 美景仅仅只能持续两个月甚至更短 。 等到旱季来临 , 热浪和干旱都会令这里重回寂静 。

来源|pixabay
2. 这里也是多肉天堂
纳马夸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约 150 毫米 , 部分区域年平均降水量甚至不足50毫米 。 但是 , 令人惊讶的是 , 这片干旱的土地养活了众多动植物 。 因此 , 这里也是全球3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多肉卡鲁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近年来 , 多肉植物成为园艺爱好者们的最爱 , 而纳马夸兰地区就是多肉植物最重要的分布区域 , 1000 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就生活在这里 。
纳马夸兰有全世界最多的番杏科(Aizoaceae)多肉 , 它们的叶片呈现不同程度的肉质化 , 大多较肥厚 , 这是为了在雨季利用营养器官储存大量水分 , 以满足旱季的生长需求 。 亲指姬属的亲指姬(Dactylopsis digitata)是典型的代表 , 它的叶片像粗壮的手指头 , 颜色翠绿 , 因此又被称为手指玉 。 亲指姬的花朵为白色 , 花瓣较细长 。 在干旱的夏季 , 亲指姬就进入深度休眠的状态 , 为了减少能量损耗 , 肉质叶会变干 , 它的个头萎缩成疙瘩般大小 。

来源|搜狐
韧锦(Anacampseros quinaria)为多年生的根茎型多肉植物 , 它拥有不规则的根状茎 , 半埋在地表下 , 顶端丛生细小的枝条 , 高1~3厘米 。 韧锦的花朵状似梅花 , 直径2厘米左右 , 依据花色可划分为两个亚种 , 其中白花韧锦(Anacampseros quinaria ssp. alstonii )的花色为白色或粉红色 , 红花韧锦(Anacampseros quinaria ssp. quinaria)的花色为紫红色 。

来源|百度百科

来源|某购物网站
景天科青锁龙属(Crassula L.)的多肉种类丰富 , 在纳马夸兰地区分布最为密集 , 各品种形状千姿百态 , 且很多有着艳丽的花朵 。 康兔子(Crassula namaquensis ssp. comptonii)的叶片很小 , 长约4 ~ 15毫米 , 上面布满白色的小刺;其花梗长约15 ~ 50毫米 , 花朵多为黄色 。 都星(Crassula mesembrianthemopsis)的叶片很肥厚 , 为灰绿色 , 彼此紧密地排列成莲座状使得植株直径不超过6厘米;花朵为乳白色 , 通常十几朵聚合成一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