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怪鱼”有多毒、直播3天为啥久久没抓到?专家直言挺失败( 二 )



再者 , 从寿命来说其实也是鳄雀鳝让人害怕的点 。 鳄雀鳝的寿命可达26-50年 , 最高记录是75年 。 或许也正因此 , 寿命长、体型大、食量大 , 所以很多饲养者往往坚持不了 , 而诸多小区也才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地方有了它们出现 。

再者 , 对于国人吃货来说 , 虽然它可以吃 , 但是却连广东人也拿它没办法 。 不仅肉质并不鲜美 , 在烹饪的时候还极容易因鱼卵误食而中毒 , 危及生命 。 此次的事发地汝州中央公园主要由五个人工湖组成 , 五个湖分别是云禅湖、丹阳湖、望嵩湖、天青湖、鹤鱼湖 , 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排列 , 五湖相通 , 面积高达一百余亩 。 加之 , 这里又是多功能公共场所 , 其潜在威胁性、攻击性 , 正是此次汝州中央公园如此大规模抓捕的关键原因所在 。

汝州中央公园鳄雀鳝为何发现后也久久没有从涵洞抓捕出?为何专家称挺失败?值得一提的是 , 中央公园在抽水以及抓捕过程中是属于闭园状态 , 媒体经过审批后也只有在公园湖的另一侧 。 按道理抓捕应该是轻而易举 , 但反常的是如今已经捕捉一个月 , 为何一直没有将它抓到?在锁定鳄雀鳝就在涵洞内之后 , 为何用了两三天的时间都没有将它抓到呢?

确实 , 魔方也有关注此事 , 但是从实际情况而言 , 在还没有抽干湖水的时候面积庞大 , 鳄雀鳝又极其狡猾会伪装在水草间 , 因此没有第一时间抓捕到 , 而这也成为专家觉得挺失败所诟病的点 。 专家看来 , 为了市民安全其实可以采用泼洒石灰或者大功率电捕的方式确保处死即可 , 让工作人员进入涵洞抓鱼反而增加了风险 。 再者 , 抽干水也并非最佳处置方式 , 在知道有涵洞的情况下 , 完全可以设置网具阻隔 , 自然而然水体下降后就能自投罗网 。

当然 , 不可否认的是 , 在鳄雀鳝已经被困在涵洞内后再进行抓捕并非想象得那么容易!魔方总结了一下 , 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 涵洞口直径3米 , 属于U型管道 , 从涵洞口到另一个涵洞大约有120-200米 。 加之本就水草丰茂 , 淤泥量大 , 涵洞很容易堵 。 里面沼气及氧气含量不明 , 能容纳人员又有限 。 虽然基本湖已经被抽干 , 但是涵洞内却依旧残留有积水 。 这样的环境、长度 , 完全不可能像网友所言的直接用渔网捕 , 用烟、用火、用高压水枪逼那么简单 。

第二 , 涵洞内情况不明 , 需要专业设备实施抓捕 。 就如前文所言 , 鳄雀鳝既本身有毒 , 它的卵还有毒 。 虽然每次市民见到中央公园里的鳄雀鳝只有一条 , 但是那可不一定真的全湖都只有一条 。 在不可估量鳄雀鳝的攻击力情况下 , 需要等待专业抓捕人员及相关设备进场 , 且下洞捕捉时候也需要做好充足的应对各种问题的准备 。

第三 , 之所以此次整体抓捕耗时非常长 , 还有一个原因 。 那就是中央公园抽水过程中有遇到停电、下雨等突发情况 , 水位升高的同时也阻碍了抓捕进度 。 再者 , 最后虽然把水抽干了但是为了寻找它在哪里 , 商量抓捕方案 , 调集装备等过程都需要大把的时间 。

总结总而言之 , 在历经重重困难后鳄雀鳝目前也算有一些进展 , 距离抓到仅一步之遥 。 一般来说 , 新闻中的鳄雀鳝很多人可能扫眼看过 , 但是如此多人同时看抓捕直播估计还是头一次 。 经此一次 , 相信也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物种胡乱放生水域后的危害 , 今后无论是饲养者还是偶遇者都能引起重视 , 避免不必要的危害 。

与此同时 , 相信这一方式也是对于屡屡找不到“弃养者” , 预防“弃养”、“乱放生”的现象会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 你们觉得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