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整个任务总共预计持续42天 , 飞船将于10月10日返回地球 , 落入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太平洋 。
据悉 , 此次发射任务是“阿耳忒弥斯”计划的第一步 。 成功后 , 将进行第二步——最早于2024年展开载人绕月飞行任务;最终实现第三步——载人登月 。
登月只是“前哨战”
据NASA介绍 , “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 是在月球南极建立基地 , 从而进一步开展深空探索 。 另一项任务则是为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做准备 。
首先 , 月球上资源丰厚 。 2018年 , 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两极存在水冰 。 月球冰可制成火箭燃料 , 将极大降低太空任务的成本 。 日前 , NASA公布的登月备选区域名单中 , 13个备选地全都位于月球南极附近 。
月球上还有一种珍稀物质——氦-3 。 氦-3是世界公认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 。 据计算 , 100吨氦-3所能创造的能源 , 相当于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总量 。 氦-3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极少 , 但早期研究表明月球浅层的氦-3含量非常丰富 , 未来或能解决人类的能源之忧 。
NASA公布的登月备选区域名单中 , 13个备选地全都位于月球南极附近其次 , 继“登月”之后 , 美国将“驻月”视为人类登陆火星、探索深空的“前哨战” 。 NASA此前表示 , 美国计划在2040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
为此 , NASA计划建造月球基地和月球轨道空间站 , 作为可持续的驻扎点 。 此外 , 在月球两极的永久光照区 , 可建设太阳能电站提供资源;在月球背面还可建设科研站 , 避开地球无线电干扰遥望星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中心《航空知识》编辑部主任武瑾媛表示 , 建立月球基地不仅能带来更多资源和科学成果 , 美国的最终目标在于载人登火 , 并重拾深空探索能力 。
中国将于2030年具备载人登月能力
在美国SLS火箭即将发射之际 , 多家外媒也注意“中国将于2030年具备载人登月能力” 。 “太空”网站援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称 , 中国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 , 这些火箭未来将承担载人登月、火星探测、木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等任务 。 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在2030年左右具备将中国人送上月球的能力;重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后 , 将把中国运载地月转移轨道发射能力提升至50吨 , 支撑月球开发活动;目前规划的一系列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研制工作 , 将大幅提升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 , 助力未来航天运输领域大发展 。
玉兔号驶离坡道至月球表面俄《观点报》称 , 中国和俄罗斯在今年3月签署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项目协议 。 该项目是一个可以长期自主运行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 , 旨在进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月基观测等多种科研活动 。 国际月球科研站一共设置了3个建设阶段 。 在此期间 , 中俄两国首先会展开探月活动 , 并在月球表面及月球轨道上建造月球空间站 , 最终使该科研站能全面投入运转 。 预计到2035年 , 国际月球科研站能源、通讯、导航、远程运输、天地往返等系统将完成建设 。
新闻多一点:
阿波罗计划
1961-1972年 , NASA实施了阿波罗登月计划 。 1969年 , “阿波罗11号”飞船搭乘“土星5号”运载火箭登月成功 , 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 到1972年12月间 , 美国共实施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 , 除“阿波罗13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 , 其余6次均成功 , 共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 , 并带回约382公斤月球样品 , 获取了大量科学成果 。
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但随着美苏太空争霸落幕 , 美国对探月的狂热逐渐冷却 。 直到2019年 , 为纪念美国首次登月50周年 , NASA才宣布了“阿尔忒弥斯”计划 , 旨在重返月球 。
推荐阅读
- 原因竟是二手货?SLS火箭故障推迟:阿尔忒弥斯计划再遭暴击!
- 美国重返月球真的只是为了和中国争霸?不,而是月球并非自然天体
- 发射在即,美登月火箭发射台遭雷击
- 时隔50年,美国为何想重返月球?
- 人类重返月球第一步!SLS首飞送猎户座去最远地方,载人登月2.0
- 美国无人火箭试射!50年前就已载人登月,为何现在反而上不去了?
- 美国这个大计划硬扯中国
- 因氢排放管线问题,NASA暂停SLS首次发射任务,9月2日后继续尝试
- 阿尔忒弥斯Ⅰ任务将于今日发射!人类重返月球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