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成为现实,十年内将成功复活灭绝近百年的物种( 二 )


“在同样的资金之下 , 拯救濒危物种项目会比复活项目 , 会多拯救两到八倍的物种数量 , 把钱花在活物种身上要比花在死物种身上好“

袋狼曾经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 , 在大约3000年前在澳洲大陆与和新几内亚绝迹 , 剩下的种群在塔斯马尼亚岛继续生存 。

成年袋狼从鼻尖到尾巴尖长度约180厘米 , 高58厘米 。 身体上长有坚硬的尾巴 , 粗壮类似于老虎的黑色条纹从肩膀延伸到尾巴的底部 。

它具有标志性的狼或狗一样的体型 , 除了头骨细微差异几乎无法与灰狼等大型犬类动物进行区分 , 但它们是非常遥远的亲戚 , 自1.6亿多年前的侏罗纪以来 , 它们就没有共同的祖先 。

袋狼(T)狼(W)和头颅骨并排的热图 。 蓝色/绿色表示相似性更近
科学家认为袋狼和野狗是“趋同进化”的最佳例子之一 , 由于必须适应类似的环境或生态位 , 不密切相关的生物体独立进化成看起来相同的过程 , 由于他们的狩猎技术和新鲜肉类的饮食 , 他们的头骨和体型变得非常相似 。

随着澳大利亚被欧洲人发现并开启了殖民的历史 , 袋狼的灭绝也越来越近 , 居住在塔斯马尼亚岛岛上的殖民者发现绵羊经常被不知名的生物杀死 , 然而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支持下将目标锁定在原本就生活在岛上的袋狼 。

政府甚至在没有考察的前提下 , 对只成年袋狼给予1磅、幼年袋狼10先令的赏金 , 更是激励了牧民开始大规模的追捕 , 该计划共发放了2180磅金额的赏金 。 野外的最后一只袋狼被认为死于1930年 , 由塔斯马尼亚的农民在他的庄园里射杀 。

不过后来经过证实 , 其实绵羊得消失绝大部分都是跟随欧洲人步伐进入的澳洲野犬造成 , 反而是袋狼给澳洲野犬背了黑锅 。

伴随着人类的猎杀和扩展、与澳洲野犬展开生存竞争等因素 , 袋狼的栖息地越来越小 , 数量已经极其稀少 , 没有了繁衍的条件 。 当政府意识到要对袋狼展开保护时已经为时已晚 。

1936年9月6日至7日 , 在塔斯马尼亚州霍巴特动物园饲养的最后一只被命名为“本杰明”的袋狼 , 因人为疏忽长时间暴露在罕见的极端天气中导致死亡 。 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 , 在两个月前才颁发了保护袋狼的相关法案 。

1980年正式宣布袋狼灭绝 。 袋狼的灭绝被视为近代物种灭绝的标志性事件 。 澳大利亚把9月7日定为国家濒危物种日 。

通过研究发现 , 因为在地理上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完全隔离 , 袋狼的遗传多样性有限 , 可能早在7万至12万年前 , 早在人类抵达澳大利亚之前就开始下降了 , 此结论意味着如果没有人类干预 , 袋狼也会自然走向灭绝 。

有些人不相信袋狼已经灭绝 , 并成立了民间团体进行相关证据的收集 , 认为金钱和时间最好花在调查塔斯马尼亚州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目击事件上 。

虽然各种目击事件频发 , 出现的“证据“也不断在增加 , 但很遗憾却没有任何一起获得相关专家的认可 。

据推测袋狼在野外的寿命可能是12-14年 , 这意味着需要有很多个体的存在 , 才能使有较多的目击报告 , 这些所谓的“证据”只可能是其他物种 。

如果该项技术取得成功 , 那么你希望还能复活哪些动物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