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城芯,寻找CBD里的一方“靜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繁华城芯,寻找CBD里的一方“靜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年夏天 , “大理”是人们最理想的目的地之一 。
徜徉于苍山洱海之间 , 成为了许多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 。
可以说 , 人们对于自然与山水的想象从未停止 。
今年是“户外崛起之年” 。 露营、踏青、冲浪等户外运动 , 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人们的欢迎 。 如今 , 人们越发意识到自然的价值 。
对于自然的向往 , 也体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上 。
“除了山之外 , 他们所需不多:一些泥土 , 几把茅草 , 一块瓜田 , 数株茶树 , 一篱菊花 , 风雨晦暝之时的片刻小憩” 。 汉学家比利·波特在《空谷幽兰》中描绘的图景 , 在今天依然能够点燃我们的渴望 。
户外运动 , 正在中产群体中流行开来 。 /《森林民宿》
但 , 对我们来说 , “离开城市”真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离得开人群 , 却离不开山水
平心而论 , 无论老幼 , 在某些时刻 , 我们都难免想要“逃离世俗” 。 某种程度上 , 这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山水的向往 。
今年是“户外崛起之年” 。 露营、踏青、冲浪等户外运动 , 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人们的欢迎 。 如今 , 人们越发意识到自然的价值 。
对于自然的向往 , 也体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上 。
家住天河的广州白领Fiona , 今年的通勤距离翻了一倍 。 半年前 , Fiona的公司搬到了离家十几公里之外的昌岗 , 她不得不每天提早一个小时起床去赶地铁上班 。
通勤高峰时段拥挤的地铁 。 /视觉中国
可即使如此 , Fiona依然下不了搬家的决心 。 最主要的原因 , 还是她“舍不得家周围的环境”——她现在住的小区环境清幽、绿植茂盛 , 而且附近就有座植物园 。 她宁愿每天早起一小时 , 牺牲宝贵的睡眠时间 , 也不愿放弃这片自然的栖息地 。
“植被覆盖率高 , 人容易感到幸福” , 这不仅体现在户外环境中 , 在家庭室内设计中 , 人们也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开辟一块“自留地” , 特别是露台、阳台这种相对开阔的地方 。 一兜糖家居发布的《2021年家居生活及消费趋势报告》显示 , 有60.3%的屋主会将阳台当作“种菜养花”的主要场所 , 更有许多屋主将自家的阳台进行大胆的改造 , 使阳台成为了独属于家庭的生态园林和私人书吧 。
随着居家的时间变长 , 我们更加容易被居住环境所影响 , 与整个空间“同呼吸 , 共命运” 。 另一方面 , 在以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建筑美学中 , 居家环境也体现着我们的世界观 。
“小时候 , 体会不到东方文化的美 。 ”几年前还在外企上班的80后邓维 , 因为一次偶然拜访 , 感受到了中国园林的魅力 。 2020年 , 他在广州市中心打造了一块15平方米的园林茶空间 , 让更多人看到了“活生生的园林” , 并受到这种生活的感召 。 而这座小小的园林 , 也让邓维对东方文化有了更强烈的共鸣 。
邓维打造的15平方米园林空间 。 /《看风景的局外人》
正如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师王澍曾提出“造房子 , 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 房屋反映出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 人们向往着“出则繁华 , 入则宁静”的居住环境 , 也是为了在这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当下 , 获取一点“逃避可耻 , 但有用”的安慰 。
徜徉山水间 , 不必非要去远方
看起来 , 我们回归山水的梦想 , 是以“逃离”为前提的 。 我们想要独处、逃离、远离外界的纷扰 , 但作为人类 , 我们终究是社会性动物 , 群居 , 是我们的本能 。
推荐阅读
- 天水|都市露台派对:芝加哥繁华天际线尽收眼底,密歇根湖壮丽景致近在眼前
- 抚仙湖|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观音山,3万多人的繁华小城如今就剩下100来人
- 两当|上海最繁华的区域,人口近2300万,游客专程来黄浦旅游
- 青海|2022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 | 亿万四期:在原始森林中寻找心中久违的宁静
- 露营|繁华中藏匿的宁静——比利时鲁汶
- 广州市|中国南方的一个繁华城市,商家生意不景气,旅游资源匮乏
- 香格里拉|8月,梦回横断,寻找香格里拉
- 荷花|首都北京,你难道不想来看一看祖国首都的繁华吗?
- 秦岭|8月最佳旅游地推荐:寻找避暑好玩之地,渡过一个清凉的夏天
- 青岛市|暑假青岛童玩季寻找文艺气息—银鱼巷、广兴里、1907光影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