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登月1号任务老上不了天,是新火箭不如上世纪的土星五号吗?( 二 )


早在奥巴马当总统的2010年 , “SLS发射系统”的研发就启动了 , 历经12年 , 一再改进才成了今天这模样 。 而发射的一再推迟 , NASA的解释是:2017年是由于载人飞船设计改进而推迟;2019年是由于疫情影响而推迟;而前几天的8月27日是因发射塔被多次雷击而推迟 。
从NASA披露的火箭外形来看 , 与土星五号有些相似 , 但又有点航天飞机发射系统的样子 。 据称这是史上最强大的火箭 , 是执行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的SLS Block1型火箭 。
火箭箭体长98米 , 一级火箭直径为9.8米 , 还捆绑了2个直径为3.71米的固体火箭 , 起飞质量2608吨 , 起飞推力为4200吨 , 可将95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近地轨道 , 将27吨载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

从这个数据来看 , 火箭高度还没有土星五号高 , 也达不到土星五号的运载能力 。 土星五号高度为110米 , 最大直径为10.1米 , 总质量约为3038.5吨 , 起飞推力为3408吨 。 比较起来 , 土星五号的推力不如SLS Block1型火箭 , 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18吨 , 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45吨 。
既然如此 , 为何舍近求远 , 不用现成的土星五号呢?许多人认为最简单却似乎最合理地解释有两点:上世纪登月本来就是假的 , 根本没有什么土星五号;或者说 , 土星五号图纸遗失了 , 制造土星五号的前辈也早已凋零了 , 如今的技术再也造不出来土星五号 。
其实这些带有阴谋论色彩的流言或谣言早就有中科院的科学家们避过谣了 , 如果有上述疑问的人们还相信中国科学家的话 , 就没有必要再陷入这些阴谋论中 , 去不厌其烦地贬损上世纪人类登月壮举了 。

事实上 , 土星五号火箭至今还有两枚 , 保存在美国位于亨茨维尔的航天火箭中心 , 并且一直在不同地方向公众展示 。 而所谓已经“遗失”的火箭图纸 , 早就被NASA官员出面澄清了 , 这些图纸依旧完好完整 , 保存在位于乔治亚州的联邦档案部门 。
要知道那个年代的蓝图都是手绘图纸 , 土星五号的蓝图总量达到2900立方英尺 , 约合82立方米之多 。 这些古老的原始蓝图 , 已经通过摄影技术制作成微缩胶卷存放在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了 。
但NASA官员表示 , 试着重建土星五号是毫无意义的 , 关键是成千上万的零部件早就不再生产了 。 时空通讯的理解是 , 经历了五十多年的进步 , 现代技术已经与上世纪有天壤之别 , 实在没必要重复过去的落后了 。
比如上世纪整个登月任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 加起来也不如一部现代手机 。 土星五号的计算机硬件重量达到32.9公斤 , 4个内存模块字的节总容量却只有16K 。 这是个什么概念?如今一部最小内存的手机也有64G!1G为1048576K , 一部最低配手机相当多少土星五号火箭内存 , 自己去算吧 。

那时候火箭零部件的制造 , 大多数还要靠人为手工完成 , 比如每一条焊缝都是技术工人手动焊接出来的 , 许多技术性操作都是没有图纸的 , 依靠技术工人们手口相传 , 而这些制造人员现在都已退休或不在人世了 , 因此要完全制造出真正一模一样的土星五号火箭 , 也是不可能的 。
而且 ,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与上世纪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 再次登月也不是到月球上像兔子那样蹦跳一阵 , 再捡几块石头回来那种象征意义了 , 而是实打实的科学考察与基地建设 , 要求完全不一样了 , 因此无论是运载火箭还是飞船 , 以及各种设施 , 如宇航服等 , 都将升级到更高层次 。
那么 , 相比上世纪阿波罗登月任务 , 阿尔忒弥斯计划有哪些亮点呢?首先 , “SLS”火箭发射系统肯定会比土星五号要强大很多 。 这套发射系统已经是结合土星五号和航天飞机发射系统的优势 , 在现代科技基础上打造出来的一套崭新系统 , 完全脱胎换骨 。 但从外形上 , 却依稀保留着土星五号和航天飞机发射系统的影子 。
因此时空通讯认为 , “SLS”1号 , 是土星五号和航天飞机发射系统亲密结合诞生的“亲闺女” , 这个“亲闺女”比爹妈都要强很多 。

比如 , NASA曾经试图重新制造土星五号用过的F-1发动机 , 采用激光扫描将拆解F-1发动机的零部件进行3D建模 , 并利用现代工艺最终将5600个零部件精简到40个 , 打造出全新的F-1B发动机 , 最大推力达到820吨 , 比F-1提升了15% 。
不过 , “SLS”后来还是采用了更先进的RS-25发动机系统 。 这款发动机虽然推力较小 , 但比冲更高 , 速度更快 , 总体上比F-1优秀很多 。 为了达到更大推力和运力 , NASA会同波音公司还在研发后续的SLS Block1B、SLS Block2等一系列火箭 , 以满足未来发射需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