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又一“鬼城”,曾是几万人生活的城市,现在空无一人成废墟( 二 )


而另一座则是为了纪念在青海柴达木石油建设中因公牺牲的同事们而设立的 。
两座纪念碑的伫立不仅代表着石油工作者的身份 , 同时也代表着他们都是中国重工业的功臣和奉献者 。
在20世纪50年代 , 那个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阶段 , 是那群石油工人们舍弃了自己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 , 只身逆行到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来为中国开采石油 。

所以 , 中国的重工业能够发展起来 , 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可爱的石油工作者们 , 才得以为后来的油田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不得不说 , 青海油田的发现 , 给荒无人烟的冷湖带来了繁荣 。 而冷湖小镇 , 则是给那群石油工作者们给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
冷湖因石油而繁荣 , 同样因石油而衰落
冷湖小镇的繁荣是因石油而生 , 如果不是因为石油的出现 , 相信冷湖小镇是不会有这么一段辉煌的历史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石油是所有国家工业的粮食 , 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 , 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期 , 而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是非常需要石油的 。

而冷湖作为曾经四大油田之首 , 随着数十年石油工人们开采过度 , 冷湖小镇的石油是自然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发展的需求 。 于是 , 原本因为石油而生的冷湖小镇自然也会因为石油产量的减少而走向衰落 。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 , 中国地质队又发现了新的油田 , 于是冷湖石油地中四井正式开始停止产油 , 同样这也意味着大量的工人要离开这个曾经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小镇 。
虽然当时有很多的工人都很不舍离开冷湖小镇 , 但是自己终究是一名石油工人 。 为了国家的利益 , 他们也只能带着家属搬迁至新的油田然后继续生活 。
再到后来 , 随着大庆油田的大规模建设 , 陆陆续续有很多工人跟着大部队又去了大庆油田 。 还有一些人则是跟随着青海石油管理局搬迁到了敦煌市 , 从那之后 , 小镇的人口一下子衰减到了不到2000人 。

渐渐地 , 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彻底离开了这座让人怀念的小镇 。 往日那个备受青睐的冷湖小镇也逐渐被人们抛弃 , 再一次成为荒芜的“无人区” 。
古人云“弃之如敝履” , 想必这句话可以很好地阐述如今的冷湖小镇 。
虽然小镇当年的烟火气息早已经不在了 , 但据说还是可以从破旧的房屋中看出当时的人们是很欢乐的 。
说到这里 , 我们不禁感叹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 , 冷湖小镇给太多的石油工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 不仅如此 , 也有很多为了新中国建设的工人们留在了那片他们所热爱的土地上 。

有人说 , 冷湖小镇的经济本身就是以石油的开采为主 。 所以 , 当冷湖小镇的石油在不断开采时 , 那就是那座小镇最繁华的阶段 。
反之 , 当冷湖的石油开采枯竭之后 , 那么冷湖小镇也将会失去以往的繁华 , 渐渐走向没落 。
【重庆|中国又一“鬼城”,曾是几万人生活的城市,现在空无一人成废墟】如今的冷湖小镇
前面有提到冷湖因石油枯竭之后由市降为县 , 再由县降为镇 。 虽然如今的冷湖小镇再也没有往日的人繁华和辉煌 。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 , 正是因为那群石油工人们的到来 , 才使得那个荒无人烟的冷湖开始有了房屋 。
近几年来 , 随着“鬼城”游玩的兴起 , 冷湖石油小镇也再一次走进来很多旅游爱好者的视线当中 , 成为了人们口中所谓的“鬼城” 。

现在的冷湖小镇 , 虽然石油资源已经枯竭了(2000年后未发现有新的石油资源) , 不过据说目前小镇的工业旅游的发展也是相当可观的 。
冷湖小镇昔日的生活气息虽然已经被风沙被埋没了 , 但是相信以冷湖的天然地理条件和独特的气候环境 , 工业旅游将会给冷湖小镇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
如今的冷湖 , 虽然是很多人们口中荒无人烟的“鬼城” 。 但是相信在青海这座旅游城市的影响力之下 , 还是可以将冷湖变成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的 。
除此之外 , 据说目前冷湖雅丹地貌区的道路已经开始规划修建了 , 听说冷湖雅丹的地貌区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 , 叫做“水上雅丹” 。

据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山丘经历过一次山洪爆发 , 洪水泛滥的情况出现 , 导致一些比较低矮的山丘被高一点的山丘所淹没 , 所以才形成了人们的“水上雅丹地貌”的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 等到这条道路修建完成之后 , 将会有更多的人会慕名来到冷湖参观旅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