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自我范畴化的过程其实是自己认为自我与该范畴的其他成员是相似的 , 进而做出与该范畴的其他成员相似的社会行为 , 这就完成个体向群体转变的过程 。 通过范畴化 , 个体所处的群体和其他群体完成了分类的过程 , 对社会的认识也从模糊化到清晰化 , 进而形塑了内群—外群的符号性边界 。
(2)社会比较
人们更倾向于用“善良”、“机智”等词语对某个人进行评价 , 某人拥有的优秀品质是需要视同谁进行比较 , 这就是主观参照框架 。 通常用于比较他人的组合 , 这些人对于正在做出判断的个体是主观获得的 。 而对于社会群体中的人来说 , 人们往往会选取有限数量的对象 , 将自己与他人组成的群体进行比较 , 这就是费斯廷格所说的社会比较 。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社会比较而社会性获得的 , 这也包括客观世界的知识 。 这个过程是社会性建构知识的过程 , 有利于增强某人对某个观点真实性的信心 。
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 , 人们倾向于与内群成员用相同的方式看待世界 , 积极评价内群成员的所有刻板性特质 , 内群感知得到了积极的评价;在进行群际社会比较的时候 , 而作为内群的成员和外群的成员进行评价的时候 , 更倾向于将群际差异性最大化 。 因此 , 通过群际之间的社会比较 , 人们更加倾向于对内群积极化、将内外群之间差异最大化而获得自尊 。
(3)社会认同化
社会认同在解释大规模群体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 如群际冲突或一些集体运动等 。 社会是由大规模的社会范畴而组成的 , 这些划分开来的社会范畴和权利、地位等息息相关 。
因此一些支配群体为了自身群体的利益 , 有权利去规定社会某些范畴的意义强加给被支配群体意识形态 , 同时将这些合法化 , 而被支配群体就接受外界划分给的范畴 , 从而获得一份社会中独特的身份认同 , 但这些认同也会影响他们对自我的感知和评价 。
被支配群体由此获得的附属群体资格将会降低他们的自尊和赋予他们消极的社会认同 , 从而激发他们要改善现状 。 他们改善现状的方式有两种: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 。 社会流动是指他们相信群体之间是可以流动的 , 即个体可以通过付出努力和利用周边关系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 。
这种对于社会流动的信念会促使附属群体成员采用个体性策略 , 抛弃支配群体给予他们的附属社会认同以及他们的负面行为取向 , 转而偏好支配群体的物质地位和评价 。 实际上秉持社会流动信念的附属群体实际上不会改变自己的地位 , 只是将这种不公平的地位合法化 , 反而会增加支配群体的自身利益 。
改善附属支配群体现状的方式还有实现社会变迁 。 社会变迁实际上是认为群体之间的界限是不可跨越的 , 个体不可能摆脱自身负面的低地位群体资格 , 只能依靠群体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 相比于社会流动 , 社会变迁是一种群体策略 。
这可以分为社会创造和社会竞争 。 社会创造指的是附属群体选择在支配群体不擅长的维度上进行群际比较且获得这种维度的承认 , 因此附属群体可以得到积极的评价和认知 。
附属群体通过社会创造提升自我的积极评价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附属群体选择在其他维度上进行群际比较 , 并且努力获得这种不同比较维度的承认;附属群体重新定义原来负面或者“污名化”的维度;附属群体选择另一个比自己地位低的比较群体 。
【我们该如何理解推拉理论?社会认同理论所探讨的内容是什么?】这三种方式都是通过塑造低地位群体成员的积极认同而提升自我形象的 , 但是由于支配群体总会质疑或者拒绝接受附属群体的企图 , 并将其优势地位的利益合法化 。 但以上三种方式只是附属群体努力获得自尊的需要 , 并不能改变现有的现状 。 只有附属群体能够想象出认知替代物才能让自己和支配群体真正地竞争 , 这有可能发生社会变迁 , 附属群体的地位有可能发生改变 , 这就是社会竞争 。
推荐阅读
- 火星上的鱼化石,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 科学家警告:下一次全球大流行可能是真菌引起的
- 马斯克可能真的错了!殖民火星可能是妄想,淡水难如登天
- 旅行者1号又传回了一张照片,研究员看完后都沉默了
- 秦始皇临死前,曾发生了3件事,科学至今都无法解释
- 美国要给中国一个信息!美国表示他还是老大
- 美国要给中国一个信息!阿尔忒弥斯重返月球:美国表示他还是老大
- 化学除磷要怎么加药才合适?聚合硫酸铁
- 登月项目再次延期,折射国力走衰,美国却反污蔑中国“独占”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