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雁的“人”字阵型里 , 领头的个体得不到任何助力 , 它最为努力 。 当头雁太累时 , 它会后退 , 另一个会顶上去 。 在之前的研究中 , 鸟类学家发现 , 当大雁以家庭为群体一起迁徙时 , 头雁的职责由父母轮流担当 , 而年轻的雁 , 一直尾随 。
自由自在的调整大多数在特定地区繁殖的大雁会沿着相对固定的路线迁徙 , 这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 。
有趣的是 , 来自最北部的雁群往往迁徙到最南部 , 而越偏南方繁殖的种群迁移距离越短 。 鸟类学家称之为“蛙跳迁徙” 。
例如 , 在最北边繁殖的鸿雁 , 往往会一路飞到长江以南 , 洞庭湖、鄱阳湖等是最喜爱的越冬地 , 有些甚至到达沿海地区;而繁殖地偏南的雁往往飞到淮河就落脚了 。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有点神秘 , 科学家猜测北方的大雁是为了避免竞争食物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科学家发现 , 一旦雁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迁徙路线 , 它们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去向 。
例如 , 随着城市园林的发展 , 保护区的划定 , 地貌的改变等因素 , 大雁迁徙的中途停留地和越冬地也发生了变化 。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 , 迁徙的大雁在正在调整迁徙的时间和地点 。 许多大雁甚至决定留在南方不走了 , 完全不迁徙 。
懒得动 , 除非......如今 , 选择留在南方的大雁越来越多 , 它们非常成功 。 研究表明 , 常住雁的蛋更大 , 它们的雏鸟比迁徙雁的寿命更长 。
南方的城市和郊区 , 以及划定的自然保护区等 , 不仅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漫游空间 , 定居的大雁也规避了旅途的风险 。 可以说 , 人类为这些鸟类创造了理想的栖息地 。
我国常驻南方的大雁中 , 已经有了经历几代完全没有迁徙的常住种群 。 但 , 有一种情况会让它们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北方家乡” 。
失去巢 , 往往会促使大雁离去 。 在一个卫星监测项目中跟踪到:当南方常住大雁在巢穴被毁、繁殖失败后 , 50%养崽失败的父母在来年加入路过的雁群 , 迁移到了北方 。
天苍茫 , 雁何往 , 心中是北方家乡~
写在最后繁殖 , 在很多时候是生存的意义 。
而繁殖所必须的母爱在大雁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 曾经有研究人员发现一只戴着无线电项圈的母雁在一个工业办公园区的屋顶上照顾着100只雏雁 。 充当后妈或保姆这段期间 , 她没有离开该地区 , 只是从沟渠里喝水 , 吃修剪过的草 。 最终带着浩浩荡荡的崽群找到水源栖息地 。
从北到南 , 去留是鸿雁自己的选择 , 南方的同胞们 , 对北方来的大鸟好一点哦 。
作者感谢你的关注(- _-)
推荐阅读
- 詹姆斯韦布新照片:恒星周围的尘埃“涟漪”是什么?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登月计划至今杳无音讯
- 距离我们有120亿光年!韦伯拍摄了一个被严重引力透镜化的星系
- 宇宙一级文明有多恐怖,人类可以提升寿命,随意去其他行星旅行
- 科学家潜入海底10927米,拍到一张照片,专家:人类需要警惕了
- 美国送的月岩被证实是假的!荷兰网友:这玩笑开得太大了
- 重子生成问题:反物质发生了什么
- 浅析化学平衡中的几个模糊认识
- 是玄学还是真实表现?构建现代物理学的场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