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船!天文之旅准备出发,一起奔向星辰大海【中国天文史】01 导言( 二 )



所以接下来 , 我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系列栏目 , 沿着历史的线索 , 尽量系统全面地梳理中国天文史 。 因为我相信 , 屏幕前的你很有可能也是一位毫无基础的天文学小白 , 所以我不会细讲那些复杂的数据模型和计算公式 , 毕竟我也看不大懂 。
我会尽量用我的模型 , 我的语言 , 向你讲述与我们生活更相关的知识 , 我想让你感受到我们的老祖宗有多么的聪明 , 我相信有了这个基础 , 我们才能真正从心底里 , 拾起那份应有的文化自信 。

描述下未来的计划吧 。 大概会分成四个主题篇章 , 前两篇以历史为主线 , 按照古天文学的两个阶段——观象授时和历法变迁 , 来阐述天文学的主要概念 。
比如在观象授时篇里 , 我会帮你搞懂什么是阴历阳历农历公历 , 什么是周历历夏历 , 什么是回归年朔望月 ,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 还有七十二候、二十四位、十二时辰、天干地支、岁阴岁阳、黄道白道、昏旦中星、天地测算等等等等 。

在历法变迁篇 , 我会帮你初步理解历法推算的奥秘 , 以及置闰原则、平朔定朔、平气定气等制历技巧 , 我还会帮你搞懂虚假的古六历、神奇的四分历 , 以及历朝历代的改历原委 。

后面两遍是专题内容 。
一个是宇宙理论 , 在这我会阐述古人认知里的宇宙起源、天地关系、天地结构 , 以及近代的认知突破;
另一个是天文仪器和天文台的介绍 , 包括圭表、日晷、漏刻、浑仪、简仪、仰仪 , 以及历代的天文台发展 , 我会尝试让你理解这些仪器的神奇用法 , 体会到这些看似复杂的圈圈其实是多么的有趣 。
当然 , 后面两篇的内容很可能会在前两篇里按历史发展线索穿插着讲 , 反正怎么好理解怎么来 , 每篇的具体内容和安排就未来边做边想吧 。


不过由于知识点又多又杂 , 我会在这四个主题篇章前再做一个中国天文简史 , 用三期的篇幅简明扼要地按历史梳理下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 其实本来只想做一篇的 , 但由于信息量实在太大 , 还是不得已扩展到了三篇 , 也算给大家打个基础吧 , 相信各位看完这个小系列后就会对中国天文学有个整体的概念 。

另外 ,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我的《星空帝国系列》 , 一定要记得先看哦 , 这可以算是整个系列的又一个重点专题了 , 毕竟古天文的一切都是由星象展开的 , 有了这部分的知识储备 , 我们才能更好地展开更多的天文探索 。 链接直达→《别老看十二星座了 , 中国“星空帝国”才叫精彩「星空帝国系列」1》

哦对了 , 还有个星占的部分 。 应该有很多人对这个感兴趣吧 。 但由于历朝历代封建阶级的严重篡改歪曲 , 与星占紧密联系的阴阳五行理论甚至都变了质 , 已经成为一种伪科学了 。 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 我还是少讲这一块内容吧 ,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去探索 。

啊 , 讲到这 , 感觉已经立了一个超大大大大大flag , 估计未来几个月甚至大半年都有得忙了 。 不过 , 一想到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 , 我就充满了动力 。
天文学发祥的地方 , 就是文化起源的地方 。 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 , 离不开天文学这个基底 ,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 。 那么接下来 , 就欢迎你加入我的天文探索之旅 , 我们一起向着星辰大海出发吧!

我是国风学子沐子欣 , 记得关注 , 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温馨提示:视频版的解析更直观清晰 , 放在开头啦~记得看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