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由于疫情形势变幻不定 , 跨城旅游变得困难又麻烦 , 越来越多的人都把周末的空闲时间当成一场旅游 。 新周末经济的关键词也离不开“旅游” 。
另辟蹊径 疫情形势变幻不定 , 跨城旅游变得困难又麻烦 , 越来越多的人都把周末的空闲时间当成一场旅游 。图源/hellorf
“我们周末去哪儿玩?”
这个问题是唐静静和丈夫每个周五都会思考的问题 。 由于当了新晋父母 , 他们每个周末都要花时间去陪孩子、带孩子玩 , 而受疫情影响 , 他们已经两年没有离开北京了 , 每一个周末的同城游玩取代了以往的国内和国外旅行 。 拥有餐厅、超市和室内游乐园的大型商场成为了他们一家人周末的首选去处 , 人少且有游乐设施;而有餐饮的大型公园也成为他们频繁打卡的地方 。 除此之外 , 近期在城市里火起来的亲子露营 , 也成为他们的最新选择 。
新周末经济应运而生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 多个一线城市商场里的亲子餐厅和游乐设施变得越来越多 , 新开设的露营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在疫情后遍地开花 。 而它们都在周末的时间最“火爆” , 甚至一位难求 。 在这种情景下 , 新周末经济应运而生 。
在全球疫情被控制住之前 , 国内经济复苏的主题依然是内循环 , 而居民们在消费选择上也显示出很明显的新周末经济特征 。
什么是新周末经济?顾名思义 , 以周末为时间节点所进行的消费活动都可以纳入新周末经济的范畴 。 比如 , 利用周末和家人在市内郊区自驾游 , 或是在周末参加一场两天一夜的音乐节 。 更近一点来说 , 白领消费和亲子消费也是典型的周末经济 , 围绕着大型商场的餐饮游乐 , 周末一定是订单量最多的时刻 。
由于疫情形势变幻不定 , 跨城旅游变得困难又麻烦 , 越来越多的人都把周末的空闲时间当成一场旅游 。 新周末经济的关键词离不开“旅游” , 在全域旅游时代 , 更是如此 。
全域旅游 ,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 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 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 , 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 2018年3月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全域旅游 , 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 , 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 , 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 , 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 , 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 ”今年3月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中指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着力点 , 构建县域旅游新发展格局 。 在新发展阶段 , 应全面总结全域旅游示范经验 , 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 , 不断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向高质量和高标准发展 。 ”
全域旅游不仅是实现旅游业自身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模式 , 而且具有很强的融合带动功能 , 能够有力地带动和促进区域内的相关产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 发展全域旅游旨在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 , 更好满足旅游市场消费需求 ,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对一定区域而言 , 就是全方位提升、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 。 全域旅游目的地指的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 , 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 从实践的角度 , 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 。
新周末经济与全域旅游的发展息息相关 。 周六下午进行田园活动 , 晚上露营休息 , 周日白天可以去沙滩、渔村等景点 , 还可以钓龙虾、喂小鹿、沙滩烧烤 , 体验皮划艇、帆船、桨板等水上运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在露营旅游这一形式上得到了全面体现 。
“露营”与“亲子” 是重要关键词
同城郊区自驾游基本上已经被最近火出圈的露营旅游占领 。 短短一两年间 , 露营之风大受青睐 。 社交媒体“小红书”数据显示 , 近三年“五一”假期期间 , 露营相关搜索量增幅成倍增长;在线旅行平台“去哪儿”的数据显示 , “五一”期间 , 露营类旅游产品预订涨幅超3倍 , 部分露营设备节前一周已告罄;而根据携程旅行网的统计 , 2021年下半年以来 , 平台内露营产品数量增长近1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