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每秒消耗420万吨质量,它会变得越来越小吗?


太阳每秒消耗420万吨质量,它会变得越来越小吗?


文章图片


太阳每秒消耗420万吨质量,它会变得越来越小吗?


文章图片


太阳每秒消耗420万吨质量,它会变得越来越小吗?


文章图片


太阳每秒消耗420万吨质量,它会变得越来越小吗?


文章图片


太阳每秒消耗420万吨质量,它会变得越来越小吗?



420万吨是什么概念?这么大的质量 , 放到地球上 , 不管是啥东西它都是无比巨大的 , 例如地球上78亿人的总重量为5.3亿吨 , 这意味着太阳只需要十几秒钟 , 就消耗了相当于地球总人口的质量 。

太阳每分每秒都在进行核聚变 , 把质量转化为能量 , 很多喜欢想象的朋友小时候或许会思考过一个问题:50亿年后太阳就熄灭了 , 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笑)了解到太阳每秒钟会消耗420万吨质量后 , 可能还会有小朋友会担心 , “太阳每天消耗这么多质量 , 它会不会很快消耗完 , 明天它还在吗?”
实际上 , 46亿年来 , 太阳所消耗的质量 , 只相当于它本身的质量的0.7%而已 , 所以太阳还能持续“燃烧”好多好多天呢 。 那么问题来了 , 太阳每分每秒都在消耗质量 , 它会变得越来越小吗?先说结论:太阳不仅不会变得越来越小 , 还会变得越来越大 。

太阳的大部分质量损失是由核聚变产生的 , 在这个过程中 , 因为其致密、过热的核心不断地将质子聚变为阿尔法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 , 即氦-4) ,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氢变成了氦” , 持续有质量转变为能量 。
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 , E代表能量 , M代表质量 , C代表光速 , 换算下来1千克的质量消耗 , 会产生多么巨量的能量 。 要知道 , 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 , 质量损失也就0.6~0.7克 , 产生的能量就能把整个广岛夷为平地 , 更何况420万吨的质量消耗呢 。

太阳核心产生的引力 , 一方面引发核聚变 , 一方面又试图将太阳外围向中心拉 。 而正是核聚变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 抵消了引力的作用 , 将大部分物质往外推 。 在这个过程中 , 如果核心引力占据上风 , 更强的引力就会产生更强的核聚变;而如果核聚变占据上风 , 大部分物质就不会受到足够的引力 , 就难以产生核聚变 。 现在 , 两者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 , 以至于太阳能够相对持续稳定地发光发热 , 不至于一下子炸掉 , 或者在过强的引力下变成一颗白矮星 。

但这种平衡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 核聚变迟早会变弱 , 引力迟早会占据上风 , 因为核聚变会产生热、光和氦 , 光逃逸并到达太空中的各个角落(包括地球) , 热通过辐射传播 , 但这些辐射只占通过聚变产生的总热量的一小部分 。 那么剩下的热量去哪里了?留在了太阳中 。

相信你已经知道 , 热的东西会膨胀 , 由于聚变产生的大部分热量进入太阳的外层 , 它慢慢向外膨胀 , 抵抗引力 , 使得太阳每分每秒都在膨胀变大 。 但是 。 让太阳变得越来越大的 , 关键还不是这些热量 , 而是核聚变的产物:氦 。 大部分的氦会被引力拉入核心 , 这使得太阳核心的质量变得越来越大 , 进而引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 更大的引力意味着更多的核聚变 , 最终使得太阳变得更大 。

在太阳生命周期接近尾声时 , 大部分的氢被消耗殆尽 , 它将开始以那些氦为核聚变的燃料 , 由氦产生的核聚变会产生更多的光和热 , 太阳会快速膨胀变大 , 成为红巨星 , 吞没离它最近的水星和金星 , 甚至地球都有可能会被太阳吞没 , 待氦也被消耗殆尽后 , 太阳才会迅速萎缩成发出微光的白矮星 , 然后在漫长的时光中慢慢熄灭 , 最终可能会被黑洞吸收 。

根据科学家们的说法 , 几十亿年来 , 太阳一直在变大 , 变得更亮 , 其亮度每10亿年会增加10%左右 , 30亿年前的太阳比现在暗25%左右 , 恐龙时代的太阳比现在暗2%左右 , 恐龙灭绝的时候太阳比现在暗0.5%左右 。 如果10亿年后太阳真的比现在亮10% , 两极的冰川都会融化 , 大部分陆地可能都会被淹没 , 地球真的会变成水球 。

【太阳每秒消耗420万吨质量,它会变得越来越小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