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景区人气大涨也暴露出一些游客的安全意识较差 。 “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游客应具备独立判断能力 , 提高安全意识 , 对自然多一分敬畏 。 若游客获得充分风险警示后仍任性而为 , 应自负其责 。 ”王旭东表示 。
共同织牢安全管理防护网
记者在社交平台发现 , 尽管龙漕沟已不再作为景点被推荐 , 但仍有不少其他“野生”景区被持续分享和推荐 , 涵盖废墟、洞穴、丛林、峡谷等地 。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 , “野生”景区的安全管理防护网需要政府、平台、旅行社以及游客等多主体共同织牢 。
“这种景区多处于偏僻地带 , 一旦发生险情 , 救援可能存在困难 , 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事先预防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 ”王旭东说 。
殷杰同样表示 , 政府部门应做好景区与非景区景点的综合管理、风险监测与预警等安全防范 , 对游客接待场所进行全面的风险隐患排查 , 联合水文、气象、交通、地质、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加强风险信息监测 ,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 落实先期隐患治理措施 , 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
“分享风险和难度较高的探险路线但未加说明 , 往往会让游客忽视风险隐患 , 也会增加现场劝阻的难度 。 ”殷杰说 , 对于社交平台而言 , 应该重点了解和掌握游客接待场所的可能风险隐患 , 在内容推荐时可加入风险提示与安全知识普及等内容 。 而旅行社在选择线路与目的地时 , 需要综合考虑风险隐患、周边应急救援设施 , 以及属地安全救援能力 , 同时明确告知游客行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游客的安全防护意识关乎其自身安危 。 殷杰认为 , 游客应该树立起“全域”风险意识 , 即认识到风险时刻可能出现 , 加强自我保护 , 在游览前广泛获取风险信息、提升旅游应急技能 , 合理选择游览线路、遵守游览规范 。
推荐阅读
- 旅行社|最高龄出游的城市,年轻人最爱去的城市有哪些?
- 香港|路茫茫,携子归国跨大洋
- 泰国|国内十大旅游性价比最高又好玩的城市,快看看有你所在的城市吗?
- 乡村旅游|云南昭通苏家院的网红路和乡村旅游杂谈
- 泰国|老杜的地址,需要许敏透露吗
- 旅行社|哪些国家的地图,“装得下”狭长的智利?
- 旅游市场|中国适合夏天旅游的3座海滨城市,每座都干净漂亮,有你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