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在苏州吴中这片土地上书写“渎”特人生
【|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在苏州吴中这片土地上书写“渎”特人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姑苏繁华图 , 一半在木渎 。 这座地处姑苏城西、胥江河畔的人口大镇 , 承载着2500年的吴文化历史底蕴 , 也寄托着40万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 作为经济重镇 ,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吸引了来自天南地北的人 , 他们或怀揣梦想寻求发展 , 或迫于生计寻找出路 , 每一个“苏漂”而来的人 , 都能在这片包容、开放的土地上书写出“渎”特人生 。
今天的木渎基调是繁荣发展 , 俯瞰全镇 , 处处充斥着现代化的气息 , 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高楼大厦 , 五光十色迷人眼的七彩霓虹 , 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高架道路 , 林林总总 , 交织谱出慷慨激昂的奋进乐章 。 但只要你深入街巷 , 将细节处放大 , 就能发现在巨变中亦存有质朴的画面 , 那些蕴藏于城市肌理之中的 , 烟火气、人情味依旧是代代传承、累积沉淀而来的 , “渎”一无二的风土人情 , 为漂泊在外的人 , 提供停泊的港湾 。
翠坊社区位于木渎古镇片区 , 辖区范围东至白塔河 , 南至东街河 , 西至翠坊北街 , 北至中山东路 。 总户数4129户 , 常住人口约13100人 , 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近半 。 这里是木渎镇20年前名副其实的中心区域 , 现如今大部分的居民小区都已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 内有近百家小商户 , 菜场、学校配套齐全 。 大到用餐购物 , 小到缝补磨刀 , 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绝大部分的生活需求 。
民以食为天 , 有人说菜场是另一个“江湖” , 当地的集贸市场里 , 能听到五湖四海的方言 , 能见到形形色色的人群 , 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 附近的居民和摊贩熟稔地交谈 , 一个说着本地话 , 一个说着夹杂口音的普通话 , 但双方竟能默契地交流 。 市场附近的街巷 , 亦充满了生活气息 , 顺着小吃的香味 , 迎着腾腾的水蒸气 , 望见一张张带着笑容的脸 , 他们从不同的地方带来独有的家乡味道 , 靠着勤劳的双手在这里站稳了一席之地 。 下午2点 , 这家不足30平方米的苍蝇小馆终于送走了最后一批午餐档的客人 。 凭借着一碗家乡味道 , 这家米线店在这条老街上屹立了近30年 。
“这碗米线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 , 店开了三十年 , 还是老味道 。 我们做的大部分也都是回头客 , 有的顾客从上小学吃到了结婚生子 。 ”老邓今年52岁 , 是这家人气米线店的老板 , 一脸谦和的笑容让人很有亲切感 。 他初到木渎时 , 翠坊周边是木渎镇人流最多的地方 , 几十年过去了 , 这里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 顾客也大都还是以前的老街坊 。 从白天到夜晚 , 从午饭到夜宵 , 店里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 。 碰到熟客 , 只要踏进店门 , 老邓就能报出他们的菜单 。 几句热络的招呼 , 几声随意
“这家店是1995年开的 , 当时是想着在木渎这样人口众多的乡镇里 , 餐饮行业应该是很有前景的 , 像我们这样有地方特色的江湖菜肯定会很受欢迎 。 ”祖籍四川的老邓 , 1987年就来到木渎参加工作 。 1993年 , 在本地发展稳定的他 , 决定将退休的父母也接来苏州定居 。 初到木渎 , 勤劳了一辈子的两位老人一刻也闲不下来 , 于是凭借着一手好厨艺开起了米线店 。 2000年初 , 老邓从年迈的父母手上接过了这门生意 , 一直做到了今天 。 换了一代人经营 , 但这股独特的市井风味却不曾变过 。
“辛苦肯定是辛苦 , 每天早上6点半就到店里 , 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 , 全年无休 。 ”谈到平日里操持小店的辛劳 , 老邓脸上始终含着笑 , 并不觉得愁苦 。 依靠这家小店 , 他们一家三代人在木渎扎稳了根 , 有了事业 , 有了住所 , 也有了新的生活希望 。 老邓说起自己女儿时 , 总是满脸的自豪 , 许是继承了老邓踏实、勤奋的品性 , 女儿顺利完成学业 , 并在一家小学任教 , 工作稳定 , 生活幸福 。 “我现在是木渎人了 , 这里是我第二个家乡 。 ”晚市即将开始 , 老邓又忙活起来 , 他在木渎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忙碌中越过越红火 。
时代更迭 , 如今“背井离乡”再不是萧瑟落寞 , 而是“志气”和“勇气”的代名词 。 无论是三十年前 , 还是现在 , 木渎都凭借着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 , 成为“漂族”们的人气选择 , 对于他们来说 , 除了发展机会 , 更期待的是真正的融入 , 为无处安放的局促感找寻释放的出口 。 木渎的胸襟之广阔可包罗万象 , 愿意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敞开大门 , 只要你悉心播种、耐心耕耘 , 必将在这片沃土上收获灿烂与美好 。
推荐阅读
- |别错过这一抹荷塘秋色
- 导游|郭进拴|崂山观海记
- |日照游记,中国地图上,我最向往的城市
- |知道线上酒店代理是什么吗
- 莫干山|郭进拴|游莫干山记
- 古镇|穿越小兴安岭…丨星期日20:00
- 美丽|消失的村落,回不去的故乡
- 西塘|郭进拴|西塘入画来
- 度假区|1880年的安徽省地图,厚重的历史感!
- |气势如虹的暴走团又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