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虎等不同 , 猎豹与人更亲?如果你在野外遇到狮子或者老虎 , 那么你存活的几率会很低 , 因为它们啥都吃 。 但是如果你遇到了猎豹 , 那存活的几率会很高 , 因为它们基本上不会主动攻击人 。
首先 , 猎豹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 , 有着严格的秩序 。 换而言之很少进行同类间相互打斗和自相残杀 , 这在大型猫科动物中是极其少见 。 就像狮子为了夺取地盘、进行交配时都会选择互相撕咬 , 但猎豹基本上不会 。 这就侧面反映了它们相对来说不具残暴和好斗性 。
其次 , 猎豹自身的条件限制 。 猎豹生性胆小谨慎 , 它们很少会去杀捕食者 。 从它们的食谱就能看出:羚羊、角马、斑马等等 。 这些动物都是食草的、性格相对温顺(软柿子好捏) 。 而且它们是一种讲究捕食效率的动物 , 很清楚如果捕食不成功受伤后对自己的影响 。 所以它们不攻击人很好理解 , 成年人类给猎豹的印象就是比较好的 , 加上这是一种\"陌生物种 , 食谱上没有 , 不能轻易下手\" 。 看见人多半还会主动撤退 , 甚至走开 。 加上人类历史有过驯化猎豹的记载 。 猎豹在与人熟悉了以后也会格外亲近 。
- 驯豹之事 , 古来已有
到了元代 , 元朝的统治者更是将猎豹作为一种神圣的崇拜物 , 频繁让臣属国进献猎豹 。 曾效力元世祖忽必烈的旅行家马可波罗 , 记述了大汗带猎豹打猎的场面:出猎时让猎豹蹲在马鞍后 , 一旦发现猎物 , 坐于鞍上的驯豹师发出号令 , 猎豹便从马背一跃而下 , 朝猎物疾驰而去 。 在著名的《元世祖出猎图》中 , 有位骑手鞍后就蹲坐着一只满身圆斑的猎豹 , 骑手则是一副西域胡人相貌 。 明朝时期的所谓\"豹房\" 。 说明朝武宗皇帝喜欢吃喝玩乐 。 建造了豹房 , 经常以养猛兽为乐趣 。 据记载 , 豹房里的确饲养着猎豹 , 但主要是国产的金钱豹和猞猁(俗称土豹) 。 明武宗本想把它们驯化后带着去打猎 , 但因为野性难驯只能关在牢笼里 。 古代的猎豹 , 被视为大户人家乃至王公贵的一种象征身份的动物而被广泛驯养 。
夹缝求生 , 生存现状你速度跑的比人类快 , 但是再快也快不过人类的猎枪 。 何况你还不凶猛 。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期报道称 , 全世界的野生猎豹数量大约只有7100多头 , 比起1975年一万四千多头减少了一半左右 。 历史上猎豹曾广泛分布于非洲 , 在亚洲也有不少的数量 , 但是如今 , 亚洲猎豹几乎已经灭绝 , 只有少量不超过50头生活在伊朗某处偏僻的地方 。 非洲猎豹的生存状态也不乐观 , 91%的猎豹被从历史分布区域里面赶了出来 , 如今草原上已经是难寻猎豹踪影了 , 只有在莫桑比克、博茨瓦纳、安哥拉、南非、津巴布韦以及纳米比亚这6个国家才相对容易发现它们的踪迹 。 减少主要原因就是猎豹皮毛作为畅销的高档皮制品被广泛喜好 , 价格高昂和利润可观 。
无节制的捕杀和惨无人道的买卖依旧还在 , 穿着豹纹制品的背后 , 是泯灭良心的贪婪和破坏大自然法则的丑态 。 若干年后 , 也许猎跑也终将跑不过猎枪和时间 , 而仅存在我们的脑海中 。
推荐阅读
- 可怕的巨兽,大象扇飞瞪羚,高抛野牛,踩死狮子,还强迫犀牛致死
- 2021年,广西扶绥发现“山彪”,浑身金黄,行踪诡秘,模样像老虎
- 阿根廷巨鹰真以吃狮子为生?翅膀超7米身高超2米,仍未找到天敌
- R级野兽惊悚片《野兽》:人类对抗非洲狂暴凶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