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鳗鱼身上开始出现黑色素时 , 这就意味着鳗鱼从玻璃鳗时期到了鳗线阶段 , 人们会在大陆附近的海域去捕捞鳗鱼的鱼苗 , 把捕捞上来的鳗线进行养殖 。
若鳗线有幸躲过人们的捕捞 , 那鳗线会在找寻家园的路上变成黄鳗 , 当鳗鱼在黄鳗这个阶段时 , 鱼腹部会变成黄色 。 等鳗线成熟之后 , 鳗线整个身体会变成银白色 , 所以把变成银白色的鳗线叫做银鳗 。
鳗鱼这一生既当妈又当爹 , 鳗鱼在第二次发育之前是雌性 , 发育之后又会变成雄性 , 这种雌雄转变的过程 , 在生物学上叫做性逆转 。
鳗鱼的性别是根据环境来决定 , 当鳗鱼这个族群数量少时 , 雌性鳗鱼的比例会增加 , 相反当鳗鱼族群数量多时 , 那么雌性比例会减少 。
人们对鳗鱼的研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 人们都不知道鳗鱼真正的“产卵地”是在哪里 , 只知道是在深海里 , 但从未看见过野生鳗鱼产卵 。
为了弄清楚鳗鱼的生殖器官 , 就有许多科学家进行研究 , 连弗洛伊德花费一生都没有找到鳗鱼的生殖系统 。 很多科学家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经历去研究鳗鱼的生殖系统 , 但都是以失败结束 。
直到1922年 , 约翰内斯施密研究了20年才解决了这一大困惑 。
约翰内斯施密竟然偶然间在马尾藻海中发现了鳗鱼卵 , 这也说明鳗鱼其实是在马尾藻海产卵 , 这时人们才真正了解到鳗鱼产卵地在哪里 。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 , 马尾藻海只出现过鳗鱼幼鱼 , 到现在都还没有人在马尾藻捕捞到成年鳗鱼 。
在2012年 , 欧洲的一个团队想要了解鳗鱼溯河洄游的路线 , 于是给鳗鱼装上定位器 。 结果707条鳗鱼的信号最终全部消失在距离海平面3千米以下的地方 , 并没有人能推测出到底多少鳗鱼能到达繁殖地 ,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鳗鱼的一生就是一场死亡之旅 。
人工养殖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喜欢吃鳗鱼 , 甚至可以说在日本有很多与鳗鱼相关的文化 。
就像日本还有专属的“鳗鱼节” , 这个节日可不像普通传统节日 , 一年只有一次 , 由于当地人对它的喜爱程度 , 鳗鱼节一年当中可能有4到5次 , 就是为了能够尽情享用一切关于鳗鱼的美食 。
在中国 , 我们不仅把它当作食物 , 还会详细的研究鳗鱼的药用价值 。 在《梦溪笔谈》与《本草纲目》中都有对鳗鱼的药用价值有详细的记载 , 而且鳗鱼还能医治很多的疾病 。
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价值 , 人们便开始思考有关培育的问题 。
首先 , 鳗鱼苗不能用人工繁殖的方式来培育 , 主要是因为鳗鱼特别的成长方式 , 人为环境很难模拟出来如此复杂的环境 。
而且鳗鱼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 , 一般是在没有污染很干净的水中生长 , 可以说鳗鱼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中生物 。
而现在海洋与河流都遭到严重的污染 , 还有遍及各地的塑料垃圾 , 使得鳗鱼卵的生存几率大大降低 , 鳗鱼能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少 。
推荐阅读
- 呼吸火星空气的日子来了…火星氧气生产成功!
- 实验室制取氢气十八问答
- 地球是碳基生命的天堂,但宇宙更适合硅基生命,硅基生命什么样?
- 科学小知识:把空气中的氮气都换成氢气,人类还能正常呼吸吗?
- 科技冷知识:你绝对不知道,人待在这种液体里居然不会窒息!
- 詹姆斯韦布新照片:恒星周围的尘埃“涟漪”是什么?
- 格陵兰岛的冰正在融化并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近一英尺
- 湖泊的水脏吗?
- 如果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增加1倍,会发生什么?人类将难以承受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