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郭进拴|大美三清山( 二 )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 , 张天师为全国教主 , 贵溪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 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 , 道士来往频繁 , 联系也极为密切 , 三清山的教务活动几乎直接在张天师控制之下进行 。 此时山上朝拜之风极盛 , 散居于赣、浙、皖、闽的道士和信徒在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组织香会 , “一年朝三清 , 一年朝少华” 。 他们结队而行 , 以三清神像和旌旗开道 , 点燃香烛 , 抬着猪牛羊各种祭品 , 并鸣三眼铳助威 , 配以鼓乐 , 吹吹打打 , 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 , 每日多则上万人 , 少则几千人 。




明朝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 , 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 至景泰年间 , 山上已经建起龙虎殿、方士羽化坛、玉零观、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门石坊、飞仙台、流霞桥、石阶“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等建筑 , 并重建三清观 , 改建三清宫 。
三清之美 , 正应其名 。 仙风道骨 , 超然化外 。 绝不起伏蜿蜒 , 绝不群山连绵 , 而是超凡脱俗、高标天际 。 有一种壁立的峻美 , 孤独的凄美 。 超天拔地的嶙嶙巉岩中 , 幻化成奇峰怪石 , 沐浴着响云荡雾 , 辉映着日出晚霞 , 离合成蜃景神光 , 滋长出虬松丽鹃 。
数千米长的栈道 , 蜿蜒于东西海岸的悬崖峭壁之间 。 徜徉在如带如链的栈道 , 只见形态各异的山峰在云海中亦真亦幻 , 屈曲盘旋的松树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 我们出没于云雾之间 , 遨游于清虚之境 。 随着云雾的升腾变幻 , 眼前就是瑶林仙境 , 不远就是蓬莱神山 , 附近就是琼台阆苑 。 你欲乘风归去 , 你想羽化登仙 。 一切烦恼世俗都已飘散于万丈深渊 , 一切功名利禄都成过眼云烟 , 剩下的只有闲云野鹤的超然 , 吉光片羽的欣然 , 天人合一的陶然 。 白云轻拭着脸颊 , 苍鹰盘旋于脚下 , 红日照耀着千山 , 蓝天亲近在身边 。




山因雾而神秘 , 雾因山而飘逸 。 此时的西海岸已是云海一片 , 玉京、玉虚、玉华三峰虚无飘渺于浩瀚无际的云海之间 , 创造出“云漫三清”的难得境界 。 据介绍 , 三清山的云变幻莫测 , 仪态万千 , 有响云、瀑布云、烟云、蘑菇云等等 , 尤以响云最为奇特 , 云雾飘飞之时 , 有时会甩下一串“嘘嘘”的声响 , 有时会像海边的涛声 。 飞云涌峰 , 烟云绕峰 , 瀑云泻峰 , 海云托峰 , 都为三清山增添着无穷的诗情 , 描摹着无限的画意 , 让人难以忘怀那份无穷的魅力 。
一忽儿西海云开雾散 , 只见一边万仞壁立 , 一边是万丈崖底 。 山色空蒙 , 青冥浩荡 , “飞仙谷”最深处垂直切割为1000米 , 栈道俯看 , 但见岩如朝笏 , 谷如刀削;松吟长风 , 鹰翔深谷 。 云雾缭绕 , 紫气弥漫 。
三清山远眺是一幅云山图 , 近看是一个个生命体 。 每一块岩石凝固成传奇故事 , 每一片树叶叙述着动人传说 。




高峻的山势令人心惊 , 一尊“巨蟒出山”让人胆寒 。 一柱高达128米的瘦奇石峰孤独凌空、昂首云天 。 顶部扁平形似蟒头 , 颈部至腰纤细又如蛇的身段 , 最细处直径仅约7米左右 。 云飞雾绕之时 , 蟒头窜动 , 蛇身微摇 , 吞云吐雾 , 撼天动地 , 似要破山而出 , 直欲腾空而去 。 石峰上几道横断的裂痕 , 感觉随时都会断裂倒塌 。 可它风风雨雨经历了亿万年 , 照样巍然屹立 , 这不能不说是世界一绝 。 据地质学家解释 , “巨蟒出山”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 它的形成先是形成南北向的峰墙 , 之后又被东西向切割成峰柱 , 在冲蚀与崩塌的作用下 , 形成了昂首天际的巨蟒 。
“巨蟒出山”给人以惊恐的震撼 , “司春女神”像又给人妩媚的美感 。 “巨蟒出山”上方86米高的“东方女神” , 形如少女 , 秀丽丰满 。 相传姑娘本是山下一采药老人的独生女儿 , 为救护众乡亲 , 泄露了玉帝要把三清山沦为中海、把百姓变为人鱼的天机 , 才遭玉帝惩罚而化为石峰 。




女神啊女神 , 你身处万山之中 , 却脸朝茫茫人海 , 心系百姓疾苦 。 只见你微微颔首 , 略略颦眉 , 目光越过万壑千岩 。 身子优雅前倾成一派体恤爱怜 , 静静地沉思冥想着人类的.未来 , 以一副天然造化成的优美剪影 , 留给世人无穷无尽的遐想 。
那天 , 在栈道行走时 , 山里突然下起了阵雨 , 雨势还不小 , 让我们猝不及防 , 导游赶紧让我们贴着悬崖躲雨 。 导演说下雨是三清山常有的事 , 不必惊慌 , 因此 , 我们心情平静了不少 。 我们等待着雨停 , 就伫在悬崖下静静地观赏着远处的风景 。 雨与雾交融一起 , 景色变得虚无缥缈 。 雨雾中观景虽然有些模糊 , 然雨中雾里即景却别有一番情趣 。 雨时大时小 , 偶尔也有间歇停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