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各部景点建筑与自然景观巧妙交织 , 相互因借 。 就是在每一景物的设计上 , 也充分体现了道家“有无相生”的“变易”法则 。 风门、逍遥路、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等 , 往往于迂回曲折处豁然开朗 , 于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 。 在造型艺术上 , 也渗透着道家“动与静、虚与实、巧与拙、藏与露”的朴素辩证法 。
三清山 , 我们观赏着 , 我们膜拜着 , 我们领悟着: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下山的时候 , 我们选择的是另一条路线 , 比上山稍微平整一些 , 但栈道更惊险 。 地接预计我们需用6个小时才能下到山脚 , 而我们只用了4个半小时就安全返程 。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 但下山 , 到底还是要容易一些 。
在下山的途中 , 迎面相遇了很多挑夫 , 他们皮肤黝黑 , 汗流浃背 , 手握着像树桩一样的登山杖在狭窄陡峭的石梯上艰难地攀登 。 有的挑着蔬菜和瓜果 , 有的担着矿泉水和一些副食品 , 有的扛着木板 。
这是我们头一天没有见过的 。 其实我一直在纳闷 , 我们是请了挑夫的 , 咋就一直没遇见 。 原来我们走的线路不一样 。
这些挑夫们的日子 , 或许每天就这样机械的重复 , 简单而辛苦 , 当然更多的是迫于生计的无奈 。
一位年长的老者挑着一担估计比他身体还要重的货物 , 在我刚好走到他身边时 , 他歇息完毕颤巍巍地站起 , 我来不及扶他 , 只好轻声嘱咐:要小心啊 。 老人冲我笑笑 。 我鼻子一酸 , 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
飘跟在我后面 , 对我说 , 假如刚才那个老人是我们的父亲 , 我们该有多心痛 。
我沉默 。 良久 。 想想自己 , 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 却常常抱怨生活 。 看看他们佝偻的背影 , 看看他们肩上的重担 , 看看他们一步一个脚窝奋力地攀登 , 相比之下 , 我们平日里所谓的忧愁 , 是不是都在无病呻吟?
人 , 更多的是要知足常乐 , 感恩惜福 , 才能更好地珍惜生活 , 享受生活 。 我且谨记 。
有位驴友说 , 三清山 , 要去三次才能看清 , 所以叫做三清山 。 虽然这是一句戏言 , 或许也是事实 。 但我没打算去了 , 至少在近几年没这个计划 。 我始终相信 , 世间万物 , 相遇相知都是有定数的 , 不可强求 。
写到此 , 一段愉快的旅程结束了 , 但那些鲜活的场景和温暖的笑脸却一直影印在我脑海里 , 成为我日后精彩的回忆 。
推荐阅读
- 三清山|趣游崇圣寺三塔和影视城,歪说大理国第一世家——段氏家族的秘闻
- 江西|大好河山,江西风景如诗如画
- 上饶|上饶有什么值得一去的地方?
- 三清山|海南发展定位引争议:对标马尔代夫、巴厘岛、迪拜还是香港?
- 三清山|5A级景区——三清山
- 三清山|玉山,古老且美丽,去看看吗?
- 三清山|昆山,去过这个城市吗,一块去看看?
- 三清山|躲开“雪糕刺客”,又遇“机票刺客”,机建燃油费为何比票还贵?
- 上饶|这个知名度不高的城市,有最好看的油菜花,你知道是哪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