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 喜马拉雅山面临空前大地震


研究显示, 喜马拉雅山面临空前大地震


文章图片


研究显示, 喜马拉雅山面临空前大地震


文章图片


研究显示, 喜马拉雅山面临空前大地震


“喜马拉雅山脉有7个区域蓄积的能量 , 每个释放后都可以产生至少8.4级的地震 。 这个能量将超过历史上最大的热核武器 。 ”
喜马拉雅山大地震 , 地质学术语 , 是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2016年的科研成果预测 。 他们的观点是 , 针对位于巴基斯坦和印度间的克什米尔喜马拉雅山区的最新地震填图显示 , 该地区一场大规模地震已经酝酿成熟 , 或将危及最多达上百万人的生命 。 这份研究报告被刊登在著名的美洲地质学会刊物上 。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扬?加维约表示:“我们发现里亚西断层是克什米尔地区几大活跃断层之一 , 但最近的地质记录表明这里很久都没有发生过地震 。 ”他指出 。 “这意味着一旦释放 , 力量将是非常强大的 , 足够引起一场大规模地震” , 加维约说 , “这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 , 而是一个时间问题” 。 他认为 , 这场大地震一旦发生 , 破坏力将远远大于2005年的喀什米尔大地震 。
2012年12月 ,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也称 , 通过一项观测喜马拉雅山和太平洋西北地区(指美国西北部地区和加拿大的西南部地区)地质特征和活动的研究发现 , 这些地区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 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生沃伦?考德威尔分析了20个地震检波器的地震数据 , 而这些地震检波器是他在印度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同行两年前装设在喜马拉雅山各地的 。

尼泊尔的Manang , 太阳照着喜马拉雅山的山峰 。
喜马拉雅山脉是在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碰撞下形成的 , 由于这一原因目前仍保持活跃 。 印度板块正俯冲至亚洲板块之下 , 科学家们开始更为细致的研究这一碰撞带——尤其是分隔两个板块的断层主喜马拉雅逆断层——的复杂性 。
这些数据反映出 , 正如之前推断的一样 , 分隔两个板块的逆断层向北略微倾斜了2到4度 , 但同时也显示出 , 逆断层的一部分倾斜得更剧烈(向下15度) , 长度达20公里 。 这样的倾斜曾被假设为喜马拉雅地区大地震的成核点 。
尽管考德威尔强调他的研究侧重于为分隔两个板块的逆断层造像 , 而不是预测地震 , 但他指出 , 主喜马拉雅逆断层历来是每数百年发生一次里氏8到9级地震的罪魁祸首 。
2019年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 , 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 。 喜马拉雅山脉的地震通常有两类 , 一类是7级左右的中度地震 , 一类是大于8级的特大地震 。 别看8级和7级数字上差别不大 , 里氏震级上升一级 , 能量相差约31.7倍 , 所以8级地震是比7级大很多的 。
2015年尼泊尔地震对人类而言是最恐怖的灾难 , 从能量级上来说其实是一场中度地震 。 研究人员用数字模拟发现 , 中度地震的发生地点 , 张力会得到释放 , 但周围地点的张力其实是增加了 , 能量越聚越多 , 最后会以特大地震的形式 , 一次性全都爆发出来 。

尼泊尔加德满都 , 2015年的地震把庙宇周围的建筑都震成了瓦砾
特大地震五六百年才会发生一次 。 在过去的500年内 , 喜马拉雅地区只有两次大到使地表开裂的地震 ,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 它说明许多地方蓄积着张力没有释放 。 断层不能自己释放张力 , 需要一次大的地震才能爆发出来 , 而结果就是天翻地覆 。
研究人员分析了历史上发生的地震和板块碰撞的频率 , 发现喜马拉雅山脉有7个区域蓄积的能量 , 如果释放出来 , 每个都可以产生至少8.4级的地震 。 这个能量将超过历史上最大的热核武器 。
而且 , 存在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两个地区的张力同时触发 , 从而产生更巨大的地震 。 研究估计 , 如果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生 , 死亡人数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
喜马拉雅山区是世界上地质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 在这里印度板块不断地北移 , 冲撞亚欧板块 , 相互挤压产生张力 , 蓄积在地壳之内 , 张力的突然释放就产生了地震 。

尼泊尔的Sankhu , 一个人站在地震造成的废墟之间
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边界上 , 4级以上地震每年约发生300次 , 这里是地震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区 。 例如1920年8.5级的海原地震导致23万人遇难;2005年7.6级的巴基斯坦地震和2008年7.9级的汶川地震分别有约7万人失去生命;1950年8.6级察隅地震是世界上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大的内陆型地震 , 震中区地表破坏程度达到最大烈度Ⅻ度 , 几十万平方千米大地瞬间面目全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