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子无泪!老太太大义灭亲,妇联请求从轻量刑,1997年武汉杀子案( 二 )


后来 , 儿媳便找居委会干部 , 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 要“太婆”们出具个证明 , 让她和李义鹏离婚 。 哪知 , 居委会的“太婆”们总是劝说:“年轻伢们就是这么冲动 , 拌了几句嘴就要离婚 。 离了婚 , 大人无所谓 , 孩子可遭罪呀!”“太婆”们苦口婆心 , 总是要“婚姻劝拢 , 祸事劝开” 。 这个媳妇本来就蛮老实 , 怎么说得赢那些长期从事民事调解的居委会干部呢!找了几次 , 每次都只有低头走开 。

过了些日子 , 陈玉珍见儿媳离婚的事没有声息 , 便再次关心起来 , 儿媳便将居委会干部不开证明的事向婆婆和盘托出 。 陈玉珍一听 , 觉得这事非自己出马不可了 , 因为自己和居委会干部熟啊 。 一个春风轻拂的夜晚 , 陈玉珍陪着儿媳来到了居委会肖主任家 。
肖主任开头误会了 , 完全猜反了陈玉珍的来意 。 也难怪 , 在现实生活中 , 谁见过几对婆媳关系处得好的?有几个婆婆不是向着自己儿子的?更有谁见过婆婆帮着儿媳闹离婚的?陈玉珍如实介绍了儿子的作为 , 她说:“还是让我儿媳妇趁着年轻 , 早日脱离虎口 , 去找个好男人 , 不能再耽误人家了 。 ”一席话说下来 , 儿媳感动得流泪 , 肖主任打心底油然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 再也没有任何理由说不了 。
儿媳要离开婆母了 , 婆媳俩难舍难分 。
“妈 , 我不走 , 我不离开您 , 好吗?”儿媳一头扑在婆婆怀里 , 泣不成声 。 陈玉珍抚摸着儿媳的秀发:“伢儿 , 你莫‘苕’ , 你早晚要离开这里的 , 你要不趁早离开 , 会毁了你的一生 。 俗话说 , 好人有好报 。 你应该有一个属于你的幸福的家 。 ”
陈玉珍自打1963年11月1日生下李义鹏 , 这孩子就一直睡在自己身边 , 而且是睡床里边 。 开头是要喂奶 。 一年之后 , 孩子他爸精神病复发 , 当娘的是出于保护孩子 , 怕他那精神病的爸爸伤害他 , 直到他成人以后才分床去睡 。 而今天 , 儿媳也睡在她身边 , 她同样不能让儿媳睡床外边 , 那个无恶不作的儿子是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 。 他曾扬言 , 她要跟他离婚 , 他就要杀了她 。 因此 , 陈玉珍不敢轻易让他俩见面 。

陈玉珍出生在一个清贫家庭 , 哥哥比她早出生几分钟 。 她父亲是个教员 , 不算封建 , 而母亲却重男轻女 。 陈玉珍很小就被母亲送给人家当童养媳 。 17岁那年 , 便又由母亲做主嫁给了那个原本有精神病的男人“冲喜”(即以喜驱邪) 。 两年多的时间内 , 陈玉珍生了一儿一女 , 男孩就是李义鹏 。 从此 , 陈玉珍便拖儿带女过日子 , 还要照顾那卧病不起的疯丈夫 。
丈夫疯了7年以后 , 终于离开了人间 。 那年 , 李义鹏才8岁 。 陈玉珍生性要强 , 既当爹又当妈 , 一手拉扯一个孩子 , 省吃俭用 , 含辛茹苦 , 发誓要把两个孩子养育成人 , 培养得有出息 。
女儿16岁那年 , 突然变得像她父亲生前那样 , 每次发作疯得不顾羞耻 。 陈玉珍只得将女儿往家里拉 , 但每次她都被疯女儿打骂撕咬 , 弄得精疲力竭 , 甚至遍体鳞伤 。 开始陈玉珍还想花钱为女儿治病 , 后来 , 医生告诉陈玉珍 , 这是遗传 , 没法治 。 陈玉珍闻言如五雷轰顶 。 但她毕竟是历经了磨难的人 , 很快便振作起来 , 她心想 , 女儿完了 , 还有儿子 , 尽管他生性顽劣 , 好赌贪玩 , 老师经常请家长去训 , 但男孩子顽劣的较多 , 或许他成人了会懂事的 。 于是 , 陈玉珍将一腔心血倾注在儿子身上 。

李义鹏越来越贪玩 , 赌瘾越来越大 。 陈玉珍开始发现家里有些零钱经常不见;后来发现家里有些东西不翼而飞;再后来发现 , 学校老师很长时间不请家长了 。 陈玉珍白天在工厂上班 , 夜晚做完家务还要打工赚钱 , 没时间 , 同时也没有能力去过问儿子的学习 , 直到年底她过问儿子的期末考试成绩时 , 才知道儿子早就离开学校了 , 她望子成龙的愿望成为泡影 。
陈玉珍找到丈夫原来所在单位武汉无线电磁性材料厂的领导说好话求情 , 单位领导也很同情陈玉珍 , 便将李义鹏接收进厂 。 按理说 , 李义鹏这下该安分守己做工 , 在经济上帮母亲一把了 , 可是他好逸恶劳已成习惯 , 进了工厂依然屡教不改 。
万般无奈 , 陈玉珍想早点给儿子找个媳妇 , 弄个人来帮忙管管他 。
要娶媳妇 , 哪来钱呢?尽管陈玉珍节衣缩食 , 孤儿寡母外加个疯女儿 , 能省下几个钱呢?为了给儿子攒钱娶媳妇 , 陈玉珍没日没夜找活干 。 自己吃饭从来都只咽腌菜萝卜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