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个小摊,胜过县官”:年轻人流行各种摆摊真能赚到钱?( 二 )


总而言之 , 无论年轻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尝试后备箱摆摊 , 这总归是一种“不躺平”的生活态度——放下身段去为生活打拼 , 不被现实的困难吓倒 , 试图在困难中寻找生机 , 这种“不躺平”值得肯定 。

赚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对后备箱摆摊跃跃欲试的年轻人 , 或许会认为摆地摊是一个赚钱的“捷径” 。
民间一直有“摆个小摊 , 胜过县官”“喇叭一响 , 不做县长”的顺口溜;好几个功成名就的商业大佬 , 也曾有过摆摊岁月 。 比如联想的柳传志 , 娃哈哈的宗庆后 , 华为的任正非 , 360的周鸿祎 , 老干妈的陶华碧 , 京东的刘强东 , 等等 。
摆摊的年轻人 , 多少也怀着商业大佬的梦 。 只不过 , 千千万万摆摊的人里 , 成为商业大佬的总归是少数 。
年轻人更应该务实地看到 , 如果真的把摆摊当作一个全职工作来做 , 那么摆地摊可不见得比朝九晚五的工作来得轻松 。
其一 , 摆地摊虽然投入较少 , 但并非零投入 , 也并非没有风险 。 后备箱摆摊的风险小得多 , 但因为摊位局限 , 营收有限 , 利润也有限得多;而如果把摊位做大 , 也意味着投入增多 , 风险变大 。
其二 , 摆地摊的工作并不是只有摆摊的那段时间 , 就比如你自售成品奶茶 , 那么得早早起床 , 熬茶底、制作奶盖、烧配料、做奶茶、搅拌、摇晃、打包 , 这些也都是辛苦活儿 。
至于烧烤、大排档这样的摊位 , 每天早出采货、备货 , 出摊后可能凌晨才能回来 ,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 强度很大 。

再则就是摆摊本身对于城市管理秩序也是一种挑战 。 譬如一些摊点因随意摆放、杂乱无序 , 扰乱了交通秩序 , 增加民众出行的难度;污水垃圾乱泼乱倒 , 破坏卫生环境;有的凌晨就出摊 , 有的深夜还在大声喧哗 , 其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了市民的休息权和健康权……
从更大的方面来说 , 摆摊占道经营、阻碍交通、污染环境等乱象 , 是对城市市容市貌的一种破坏 , 也会影响城市的文明形象——这也是地摊经济一直面临的两难:民生与秩序该如何均衡 。
如果在地方政府划定的专门区域以外摆摊 , 可能就会被城管查封 , 扣押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等物品 , 那时候无力感就更强烈 。
说到底 , 跟风、一时兴起去搞后备箱摆摊 , 大概率是成不了的 。 如果年轻人真想把这作为一个副业或者一门营生 , 那么还是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 得精心用心 , 经营上也得合乎城市管理的种种规定 。
【“摆个小摊,胜过县官”:年轻人流行各种摆摊真能赚到钱?】成为商业大佬是太渺远的事 , 踏实经营是需要跨出的第一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