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风沙四起云沈沈,今昔环周绿蒙蒙——库布其沙漠( 二 )


库布其沙漠地势平坦 , 多为河漫滩地和黄河阶地 , 宜于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西部条件较差地区 。

【库布其沙漠|风沙四起云沈沈,今昔环周绿蒙蒙——库布其沙漠】可植树造林、封沙育草 , 发展小畜 。 沙漠北部和东西两端紧靠黄河 , 条件优越 。 一级阶地与河漫滩高差很小 , 有的地段黄河水位高出地面约10余米 。 近50年以来该区内已建黄河南干渠250公里 , 引黄灌溉 , 已建设成为内蒙古重点产粮基地之一 。 沙漠东部条件较好 , 当前是防止流沙南侵、北扩和东移 , 今后应以林为主 , 采取乔、灌、草结合 , 以灌为主;带网结合以带为主;带间空地进行育草种草;对半固定沙地 , 可采取飞播牧草 , 缩小沙丘流动范围 。
畜牧业生产要以小畜为主 , 严格控制牲畜数量 , 做好天然草场的保护 , 适度利用 , 重点建设 , 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 。 把封沙育林、种草和提高植被覆盖率 , 作为该地区长期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 。 对南缘北坡产生径流地区 , 要全面合理安排 , 引水入沙 , 治理沙漠 , 开沟引水穿越沙带进入北部开阔平原区 。 对沟川水资源的利用 , 要采取:上游注意水土保持;中游拦蓄分洪;下游分洪引洪灌溉 。

库布其沙漠气候类型属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 气温高 , 昼夜温差大 , 气候干燥 , 年大风天数为25~35天 。 东部属于半干旱区 , 雨量相对较多;西部属于干旱区 , 热量丰富;中东部有发源于高原脊线北侧的季节性川沟十余条 , 沿岸土壤肥力较高;西部地表水少 , 水源缺乏 , 仅有内陆河沙日摩林河向西北消失于沙漠之中 。
东部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 , 西部则为棕钙土 , 西北部有部分灰漠土 。 河漫滩上 , 分布着不同程度的盐化浅色草甸土 。 由于干旱缺水 , 境内以流动、半流动沙丘为主 。 区内地带性植被 , 东部为干草原类型 , 西部为荒漠草原植被类型 , 西北部为草原化荒漠植被类型 。 干草原植被类型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占优势 , 伴生有小半灌木百里香等 , 也有一定数量的达乌里胡枝子、阿尔泰紫菀等;西部与西北部半灌木成分增加 , 建群种为狭叶锦鸡儿、藏锦鸡儿、红沙以及沙生针矛、多根葱等 。 北部河漫滩地生长着大面积的盐生草甸和零星的白刺沙堆 。
沙生植被为:流动沙丘上很少有植物生长 , 仅在沙丘下部和丘间地生长有籽蒿、杨柴、木蓼、沙米、沙竹等;流沙上有沙拐枣 。 半固定沙丘表现为:东部以油蒿、柠条、沙米、沙竹为主;西部以油蒿、柠条、霸王、沙冬青为主 , 伴生有刺蓬、虫实、沙米、沙竹等 。 固沙丘表现为:东、西部都以油蒿为建群种;东部还有冷蒿、阿尔泰紫菀、白草等 , 牛心朴子也有一定数量 。

从包头往南 , 经过黄河大桥 , 穿行鄂尔多斯高原 , 南行约50公里 , 便到库布其沙漠 。 著名的“银肯”响沙面临大川 , 背依茫茫大漠 , 处于背风坡 , 形似月牙 , 面积只有亩许大 。 “银肯”是蒙语 , 汉译“永久”之意 , 当地群众叫它“响沙湾” 。 该处的沙子 , 只要受到外界撞击 , 或脚踏、或以物碰打 , 都会发出雄浑而奇妙的“空-空-”声 。 人走声起 , 人止声停 。 因此 , 人们风趣的将响沙称作“会唱歌的沙子” 。 但是 , 阴天下雨或搬运到异地 , 沙子就不响了 。
响沙是一种自然现象 , 但目前尚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 一些科学工作者进行过考察 。 有人认为 , 由于这里气候干燥、阳光长久照射 , 使沙粒带了静电 。 一遇外力 , 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 。 有人曾把这里的部分沙子搬移到其他地方 , 结果沙子就“哑巴”了 。 也有人分析 , 由于晴天阳光照射 , 水汽蒸发 , 河面上空可能会形成一道人眼看不到的蒸汽墙 。 这种“蒸汽墙”与月牙形的沙丘向阳坡正好构成一种天然的“共鸣箱” , 产生出共鸣声响 。

中国发现的响沙有三处 , 除“银肯”外 , 还有宁夏中卫沙坡头响沙和甘肃敦煌响沙 。 这三处响沙 , 都位于内陆区 。 沙丘高大 , 沙坡背风向阳 , 沙丘前有水渗出或有流水途经 。 因此 , 响沙是沙丘处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
库布其沙漠景观壮美 , 风光独特 。 700里黄河宛如弓背 , 迤逦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 , 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 。 库布其的响沙湾景区以浩瀚的特大响沙带堪称天下一绝 , 在干燥条件下 , 沙子只要受到外界触动就会发出一种像飞机掠顶而过的“嗡嗡嗡”的轰鸣声 , 四季皆响 , 十分奇妙;而神光响沙旅游景区夜间有荧光显现 , 格外神奇;美丽的七星湖景区碧波荡漾 , 在滚滚黄沙中倒映出澄净的天空 , 动人心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