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没疫情的时候 , 这里人多得要命 。 坐轿最少得500元以上 , 游客多的时候 , 我们每个人一天能分到1000元左右 , 现在疫情 , 来庐山的人也少了 。
50岁以后 , 我在镇上开幼儿园校车 , 每个周末还是会上山去抬轿子 。 现在过了60岁 , 驾照降级开不了了 , 也不抬轿了 , 就开自己的车在景区接送游客 。
我有三个孩子 , 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 我教他们说 , 得读书才有出息 , 读书才有出路 , 不要像我一样做体力活 。
抬轿的年轻人很少见了 。 我们那个年代 , 年轻人在外面没事做 , 挣不到钱 。 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去抬轿子 , 外面打工的工资就挺高 。
俗话说 , 低头抬轿 , 不是好料 。 年轻人听那样说 , 都不想去 , 都是年纪大点的才去 。
我们那时候是家里太穷了 , 要想一家人的生计 , 要挣钱 。 抬轿来钱快 , 早上去 , 晚上钱就到口袋了 。 所以为什么不去呢?如果当时要考虑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 不去了 , 那我到现在还没做房子呢 。 我们就是这样想的 , 名声再不好也要去 , 因为家里这么多人等着吃饭 。
在我看来抬轿和坐轿都没有什么 。 人家没有高人一等的考虑 , 只是走不动了 , 上不去 , 也能给得起钱 , 需要坐轿 。 我们要抬轿赚钱 , 人家给我们钱 , 是两全其美 。
8月28日 , 三叠泉风景区内一空置的竹轿 。 图/九派新闻 万璇
【2】这是自由职业
吴屏 52岁
我没抬多久 , 才四五年 , 来的时候四十七八了 , 六十岁就都要停掉 。
这里的轿夫 , 都是海会镇各个村里的 。 有的人长期在这里 , 平均一个月也有三四千块钱 , 他们天天来 , 以这个工作为生 。
我来得少 , 就是搞副业 , 礼拜六礼拜天没事就来 。 在家里要不就是打牌 , 家人支持 , 家里蹲一天一分钱没有 , 在这里能赚一个算一个 , 可以买点菜 。 没抬就在这里玩一天 。
这是自由职业 , 今天来了明天不来也可以 , 后天再来也可以 。 抬的时候家里来电话 , 有事随时可以走 , 头子把钱算一下 , 该划给你的就分成给你 , 都是当天结钱 。
我(主业)是在厂里做充电宝 , 一个月四五千 。 抬轿说不准 , 高峰的时候一个月能有千把块钱 , 前一段时间礼拜六礼拜天搞了五百多 , 不搞这个副业 , 五百多就没了 。 人多的时候一天抬十五趟的都有 。
去年“十一”的时候抬了一天 , 那天有650块钱 , 是最高的时候 。 那时人多 , 坐轿的人也多 。 现在暑期已经过了 , 生意不行 。 马上要开学 , 学生都不敢出来了 , 有时候一天一二十块 , 有时候一分钱都没有 。
价格也不是一定的 , 你说多少钱我说多少钱 , 谈好了就可以上轿 , 好多砍价的 。 我们450块从三叠泉瀑布抬到下面双溪桥 , 三千七百多步台阶 , 赚的钱大家平分 。
我们有六波人 , 抬一段 , 下一段的人再往下抬 , 都是换人的 , 不是两个人直接抬到顶 。
坐轿的有往上也有往下的 。 有钱的人过来玩 , 不想走路了就来坐一下 。 我们是来赚钱的 , 他们出钱我出力 , 并不觉得坐轿的就比我们高人一等 。 有人实在走不动了 , 这200块钱也花得起 , 我走不动了抬我上去我也愿意 。
年纪大一点的 , 儿女肯定劝老人坐 , 孝敬父母 。 小孩走不动了会坐 , 还有那些腿脚不方便的 。 有实在是身体不舒服的 , 看着他走路不行了 , 就问一句要轿不 , 便宜点把他抬下去 。 我们不强行推 , 会被投诉 。
今年往下抬了一个二百一十八斤的 , 我抬不动 , 往下都歇了两次 。 那个男的开始说他两百来斤 , 后来抬到双溪泉 , 我说你到底多重 , 他说我二百一十八斤 , 把我吓得要死 。 他们最重的抬过二百六七十斤的 , 四个人 , 两个人抬 , 两个人扶着后面 。
抬轿的竿如果用的久了 , 日晒夜露 , 干了可能断 。 去年就有 , 别人在前面抬 , 我跟在后面 。 这个(轿竿)断了 , 人慢慢倒 , 我把人扶起来了 。
当时吓到了 。 这个男的请了一个人坐 , 价钱也不高 , 两三百块钱 , 两个人的轿子钱他都没出 。 他要去验伤 , 我说他其实没摔倒 , 我扶着他 。 随便检查都要上千块 , 我们就跟抬轿的人说这钱你们两个出了算了 , 那天他们两个算是白做了 , 本来能分到两百多块 , 只分到了二三十块钱 , 那样就完事了 。
安全是第一位的 , 我们都有保险 。 我们每年都换竿子 , 看到重的人就拿新的 , 轻一点的就拿去年的 。 抬的时候都是把前面的人吆喝开 , 把人摔了、撞了就麻烦了 。 本来赚不到太多钱 , 把人带到医院检查又要花多少钱 , 路上慢点 , 实在是太重了都不敢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