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35 , 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 , 和航天员陈冬一道开启“神舟十四号”乘组的第二次出舱活动 。 17:47 , 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 , 陈冬、蔡旭哲组合先后完成了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全部既定任务 。
此次出舱是航天员蔡旭哲的第一次出舱 , 蔡旭哲也因此成为我们第九位执行出舱任务的航天员 。 同时 , 此次出舱还创造了我们空间站的两项出舱纪录 。
最快!空间站阶段耗时最少的单次出舱任务【创造两项纪录!空间站阶段耗时最少、间隔最短的“太空漫步”】在空间站阶段此前的5次出舱任务中 , 耗时最短的是“神舟十二号”乘组由聂海胜、刘伯明执行的第二次出舱 , 该任务自2021年8月20日08:38聂海胜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至14:33返回舱内 , 耗时5小时55分 。
到了“神十四”乘组的第二次出舱 , 自9月17日13:35蔡旭哲开启舱门 , 至17:47陈冬、蔡旭哲完成任务返回舱内 , 整个过程耗时4小时12分 。 这就意味着此次出舱任务成为空间站阶段耗时最短的一次 , 我们航天员的出舱技能越来越纯熟!
太近!两次出舱间隔时间最短在“神十四”乘组之前 , “神十二”和“神十三”乘组先后各执行了2次出舱任务 , 两次任务间隔都在一个月以上 , 即便“神十二”乘组的两次出舱任务间隔时间较短 , 也达到了47天 。
对比而言 , “神十四”乘组则是神速 , 其第一次出舱活动才在2022年9月2日00:33结束 , 第二次出舱活动就于9月17日13:35开始了 , 两次出舱活动的间隔时间只有15天 。 这种神速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小的 。 如果多次出舱活动接续实施 , 需给航天员预留充分的休息与恢复时间、必要的在轨训练时间 , 以及舱外作业设备测试与准备、舱外航天服消耗品换装等工作耗时 。
出舱间隔的大幅缩短 , 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 其一是任务本身的需要 , 9月“问天”实验舱将从“天和”前向端口转位对接于侧向右侧端口 , 部分关于“问天”的出舱任务要尽早实施;其二是空间站阶段出舱经验的积累 , 此前在空间站阶段已经执行了5次出舱任务 , 经验积累可以支持缩短准备时间;其三 , 第二批航天员年富力强 , 身体恢复更快 , 在前面的“神十二”和“神十三”任务期间 , 刘伯明、翟志刚都属于第一批航天员 , 年龄均处于五十又五上下 , 身体恢复需要的时间略长 。
作为空间站任务迄今最年富力强的一个乘组 , “神十四”乘组能够在“神十二”和“神十三”乘组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 用更优的方式去执行驻留空间站的任务 , 过程更快、与上一次出舱间隔更短的第二次出舱就是其中的表现 。 接下来 , 我们空间站会在9月完成“问天”舱段大挪移 , 迎接10月“梦天”的到来 , 而“神十四”乘组将见证这些历史时刻!
作者:大白高国
本文为作者原创 , @轻舟一号是文章唯一发表账号 ,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并注明出处与作者
推荐阅读
- 专家调查发现本周三划破爱尔兰夜空的火球并非Starlink 是小行星
- ?同穿一套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硬核知识点来了
- 鱼能在沙漠活四年!世界上最“坚强”的鱼,在沙漠中生存了4年
- 欢迎来中国空间站做客!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向全球青少年发出邀请
- 元宇宙产业委常务副主任委员甘华鸣:关于术语“元宇宙”以及相关问题
- 简约的哈勃常数,偏差甚小,为何能引发宇宙学危机?
- 激动!这是首次,木卫三上居然有水蒸气
- 来看看网友们拍的中秋月亮吧,哪个你最喜欢?
- 航天员在太空看月亮有啥不同?今晚7时顶端新闻在航天员家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