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2028正式热核?


中国“人造太阳”,2028正式热核?


文章图片


中国“人造太阳”,2028正式热核?


很多朋友也都知道这样一句话 , 就是“可控核聚变实际应用的实现距离我们永远有30年时间(也有说20年或50年的)” 。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可控可控核聚变技术十分被看好 , 但要实现非常不容易 , 很多技术问题需要30年的时间攻克 。
从上世纪50年代可控核聚变概念的提出(苏联科学家阿齐莫维齐等人首先提出磁约束核聚变的方法并发明了托卡马克装置) , 到如今已经70年了 , 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实现仿佛还遥遥无期 , 不少人仍然信奉“可控核聚变实现还有30年”这样的话 。

不过这个时间观念可能真的要改一改了 。
今年9月15日 , 不少媒体刊文称我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彭先觉在9月9日的一次会议上透露 , 我国正在计划建造全球最大的热核生产装置 。
按照彭院士的说法 , 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热核能的潜力 , 可以将其转化到实用阶段了 , 预计在2025年该装置就会完成所有的建造工作 , 在2028年会正式开始生产热核能 , 产出强度为5000万安培的电流 , 这个强度是美国“Z机”的2.5倍 。

Z机是美国新墨西哥州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中的热核研究大装置 , 开动后可产生35亿度高温或290太瓦的电量——相当于全球发电总量的80倍 , 但这些电流会在700亿分之一秒内释放 。
【中国“人造太阳”,2028正式热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