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啥意思?为何有区别?


俗语“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啥意思?为何有区别?


文章图片


俗语“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啥意思?为何有区别?


文章图片


结婚生子、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件事 , 我国是礼仪之邦 , 对这些事也很有讲究 。 在不少地方的农村 , 人们常说这句俗语“红事礼到人不怪 , 白事礼到人不收” , 为何红事礼要到?白事人要到呢?到底有什么寓意?下面笔者就详细说说这件事 , 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

【俗语“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啥意思?为何有区别?】先说“红事礼到人不怪”这句话的含义 , 在民间有两种主流的解释 。
第一 , “礼”指的是平日里并不相熟的人贸然来访所上的礼 , “红事”也就是喜事 , 人指的是主人 , 所以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办喜事时 , 如果有陌生人贸然来道喜 , 主人不能怪罪 。 喜事讲究的就是热闹喜庆 , 人越多越开心 。
对于结婚的新人来讲 , 最看重的也莫过于一个喜字 , 前来祝贺的人越多 , 两位新人收到的祝福也越多 , 预示着婚后的生活就越幸福 。 况且主人家一般心情都很好 , 也不会在乎多几个人这种小事 , 图个吉利最重要 。

第二 , 把“红事礼到人不怪”分成两部分 , “红事礼到”是前半部分 , 办喜事时 , 只有礼钱到了人却没到场 , 不过主人对此也不会在意或怪罪 。 比如 , 结婚的日子一般都比较好 , 会遇到一个村同一天有多家结婚的情况 。 邻居们一天可能就要跑好几家上礼 , 而到了这家帮忙 , 自然也就去不了下一家 , 所以只能礼到人不到 , 主人家一般都能体谅 。
况且办喜事讲究的是一个好彩头 , 礼钱到了就相当于祝福送到了 , 就算人不到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 而对于一些远房亲戚来说 , 也会因为某些事情不能前往 , 比如工作忙 , 路程远不方便 , 或者其它的原因等等 , 这也属于无奈之举 , 事后等时间合适了再来祝福 , 也为时不晚 。 说不定事后送来祝福还能让新人重温婚礼当天的幸福美好 , 有利于感情更加和睦 。

再来解释后半句“白事礼到人不收”的意思 , 也从2个方面来说 。
第一 , 老人去世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 亲戚朋友都应该抽出时间来参加老人的后事 , 如果不来也算是对老人的不尊重 , 毕竟丧事最看重的是晚辈的心意 。 在实际生活中 , 一些老人可能会突然离世 , 丧事也就会办的比较急 , 一些距离比较远的亲朋好友 , 可能会赶不上丧礼 。 对于主人家来说 , 如果没有看到亲友过来 , 一般也是能理解的 , 但他们却不会收礼钱 , 毕竟丧事看中的是心意而不是钱 。
第二 , 办丧事时 , 人比钱更重要 。 如果只有礼钱到了人却没来 , 主人家也不会收这个礼钱 。 说到这儿 , 解释一下喜事和丧事时的区别 。 办喜事时 , 新婚夫妻是主场 , 只要他们不缺席 , 婚礼就能顺利办下去 , 剩下的人都能帮忙张罗 , 人手也是比较充足的 。
但丧事就不一样了 , 逝者的晚辈们一般都要守灵 , 并且办丧事时事情也比较多 , 如果亲朋好友只让人捎了礼钱却没有亲自出席 , 那主人家也不会收这份钱 , 因为他们最需要的能够帮忙的人 , 并不是那份礼钱 。

如果有人在丧事办完后才来家中探望上礼 , 那这就更加不妥了 , 办丧事上礼可是有讲究的 , 一般出殡之后就不收礼了 , 迟了就是不吉利的表现 。 另外 , 亲人们本就因老人去世伤心不已 , 一旦别人在事后来探望 , 难免会再次勾起他们的伤心回忆 , 可谓是火上浇油 。 这也告诫我们如果受邀参加别人的丧事 , 一定要准时准点到并且按照当地习俗上礼 。
说到最后 , 俗语“红事礼到人不怪 , 白事礼到人不收”的做法 , 在以前的时候比较流行 , 如今则大不一样了 , 不论喜事还是白事 , 人不来没问题 , 但是礼钱一定要到 , 如果别人请了你 , 而你没有送礼钱 , 等以后你请别人的时候 , 别人也不会上礼钱了 。
对此 ,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