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复旦才子毒死舍友判死刑,为何177名师生为他求情?( 四 )








在没有这起案件发生前 , 林森浩和黄洋都是世人眼中优秀的人才 , 可是他们真的“优秀”吗?
有人说 , 怪林森浩心胸狭隘;也有人说 , 怪黄洋口无遮拦 。
他们都是智商很高 , 情商侏儒 。 尤其是林森浩 , 心里专家认为他是性格缺失导致的失误 。
他的人格结构凸显了两个特点:“出众上进”和“自尊偏执” 。
学业上 , 他一路保持优秀 。 但生活上却固执、易怒、记仇、容易嫉妒 。
他的思维极端以自我为中心 , 不会换位思考、缺乏移情能力 , 所以经常会陷入到无法解脱的自我矛盾中 。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 , 个体发展到青春期 , 自我意识大大增强 , 并且进一步把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期进行混合 。
一个人格健全的青少年 , 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等整合为统一的框架 。
但是从林森浩的过往经历和自述中 , 可以发现他的原生家庭中 , 父母极少给他讲做人做事相关的道理 。 他只是按照父母老师的要求 , 努力学习而已 。
很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 被好的成绩掩盖了 。 心理问题没有得到父母及时的关注和引导 。 没有太多的朋友可以倾诉沟通 , 没有太多的渠道可以发泄 。
无穷的压力 , 枯燥的学习生活和强烈的孤独感 , 最后非常容易压得孩子们冷漠孤僻 , 偏执扭曲 。
如果在他成长经历中 , 不是一味以成绩好坏作为评优标准 , 而是更多地关注其心理的健康 , 人格的健全 , 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



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 他能思想成熟、性情平和、心态快乐、遇事冷静 , 懂得高情商地去和生活斡旋 , 不会受别人的影响而一时冲动 , 真正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
也许 ,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的“黄洋”有意无意地伤害到了你 , 但请你扼制心中的那个“林森浩” , 做个积极健康的人 , 这才是生活中的优秀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