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 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的功课 。
李群锋在《儿童沟通心理学》中认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孩子的行为可以看成是“木” , 心理可以看成是“林” , 而亲子沟通则可以看成是“森” 。
很多父母都感觉到 , 孩子越长大越难沟通 , 就是因为“只见树木 , 不见森林” , 只有打开通往亲子沟通“森林”的秘密通道 , 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 。
首先 , 善用正向的表达方式 , 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
“当我们对孩子表达信任时 , 孩子会发展出对生活的勇气和对自己的信任 。 ”
无论孩子是调皮还是犯错 , 父母都不要言语打击 , 而是要拿着放大镜寻找孩子的优点 , 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
我儿子有一回数学考试只考了82分 , 他自己很懊恼 , 我看了试卷后对他说:“你有没有发现 ,这回的计算题都正确了?”
儿子立马双眼放光 , 频频点头说:“是的 , 每个计算题我都验算了两遍呢!妈妈 , 我向你保证 , 下回肯定把应用题都答对!”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萝尔?德韦克通过大量研究表明:鼓励会让孩子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
父母越是经常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 , 孩子越是愿意与父母说出心里话 , 也越是愿意加倍努力做到更好 。
其次 , 掌握正确的批评方法 , 包容孩子所犯的错 。
曾看过一则妈妈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视频 , 孩子写错了一个字 , 妈妈直接大吼大叫:“你眼瞎 吗?这么简单的字都能写错?”
原本想解释的孩子 , 被妈妈的吼声吓得不敢说话 , 低着头任由妈妈继续数落 , 那一刻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绝望的吧、
想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 , 更是一种艺术 , 一种智慧 。 ”
很多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张嘴就来 , 殊不知这种人格侮辱性的批评 , 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 越来越不敢在父母面前舒展自己 。
父母要实事求是并且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 , 然后用“成就期待”的方式 , 与孩子一起从点滴处努力 , 孩子才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
第三 , 给予足够的表达空间 , 允许孩子成为自己 。
在综艺《你好 , 小孩》节目中 , 11岁的徐翌宸说:“做一个小孩最不好的地方 , 就是你必须 去听从家长 , 家长说什么 , 小孩就必须得做什么 。 ”
尤其是这句“限制我的说话 , 限制我的语言 , 那就是绑匪吧!”让嘉宾傅首尔很是动容 , 她鼓励徐翌宸要敢于自由表达 。
孩子是天真的 , 不谙世事的他们 , 想说什么就会说什么 , 但有些话在父母看来不应该说 , 有些事孩子更不应该做 。
“闭嘴!”“不懂就别说话!”父母一定不要说这样的话 , 要知道一次两次过后 , 孩子真的会关闭心门 , 再也不肯跟父母敞开心扉 。
父母不要过于限制孩子的表达 , 要允许孩子说出心里话 , 给予孩子足够的表达自己和做自己的空间 , 才能让孩子活得舒畅自在 。
【3】
身为12周岁男孩的妈妈 , 养娃十多年来 , 我也是一路摸索一路前行 。
曾经 , 我也是脾气暴躁的“虎妈” , 经常居高临下地指责儿子这里不对那里不行 , 导致他总是直不起腰板来 。
看着唯唯诺诺的儿子 , 我突然醒悟过来 , 我不希望我养出一个话都不敢说的孩子 。
我开始观察儿子的言行 , 看到他洗过澡认真拖卫生间的水渍 , 就立马夸赞他:“你真的很细心啊!地拖得干净!”
他也不再沉默 , 反而笑嘻嘻地回答我:“那是当然!你是不是很开心拥有一个这么棒的好儿子?”
我们母子俩有说有笑 , 我相信这样的家庭氛围一定会一直延续下去 , 我们之间的沟通也会越来越融洽 。
当孩子能够在父母面前轻松的表达自己的时候 , 他们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
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 ,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 , 都会跟父母协商 , 彼此之间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 。
【16岁女孩拉黑父母跨省见男网友:孩子为什么会拉黑父母?】唯有如此 , 父母才能护佑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推荐阅读
- 山东女子来苏州见网友,吐槽对方只请她吃面,结果发现小丑是自己
- 案例 广州12岁女孩惨遭杀害,体内发现男性DNA,凶手令人不敢置信
- 大学生怀孕日益常见,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三个女大学生给出答案
- 男子意外捡到一只玉熊,送给隔壁小女孩,没想到是一件战国文物
- 刚成年就结婚生子月子期丈夫车祸离世,被婆家扫地出门送外卖为生
- 美媒建议灰熊等KD再次申请交易 7换1报价组新三巨:赛季中推动
- 贵阳住户家中不戴口罩被抓?恶意造谣岂能就此拉倒
- 澳华男雇少女卖春被捕,以“照顾孩子”请求免入狱
- 75岁老人被困山林38小时,民警深夜紧急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