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秋分 ,
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 。
今日秋分 。
董仲舒曾言:“秋分者 , 阴阳相半也 ,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 ”
【秋分|中国最美晒晒晒晒晒秋地图!】古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割分法 , 秋分正值秋季90天之中 。
秋分至 , 秋色平分;万物收 , 岁月无恙。
此时蟹肥菊黄 , 稻香谷丰 , 华夏大地一片丰收景象 。
“丰收”无疑是中国人最喜悦、最满足的时刻 。
它自带浓郁、热烈的香气 , 给予人类最无可替代的安全感 。
古时 , 人们把秋分前后称作“秋社” , 在这天 , 他们做社糕、吃社饭、喝社酒、看赛神 。 而如今的秋分也被赋予了一个分量厚重的别称——
中国农民丰收节 。
在这段时间里 , 一场规模宏大的活动正在华夏大地上演 。
它最先从万物装扮人间开始 , 将人类的家园构成了色彩的盛宴 。 这场活动有一个诗意的名字——
“晒秋” 。
正值佳期 , 让我们一起欣赏 , 这场在中华大地上演的“晒秋”之景 。
▼
晒秋
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农俗
只因挠痒了诗人的心
误闯了摄影人的眼
便成了一种文艺符号
于是
无数人为它翻山越岭
晒秋并非秋天专属
住在山中的村民
赶上什么就晒什么
但秋天最为热烈
篁岭晒秋
美得像画
浓得像诗
层叠瓦房
是最佳的晒秋场
淳朴的乡民们
用辣椒红豆绿豆稻子玉米南瓜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诗意中国”画卷
▼
除了婺源篁岭
太行山深处的古村落
也是晒秋的主力军
每当日出山头 , 清气弥漫时
人们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不一会儿
五色谷物与黑灰屋瓦重重叠叠
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和窗台
都晾晒着村民们丰收的喜悦
晾晒着沉甸甸的秋色
在这之中
红澄澄的柿子尤为耀眼
在暖阳的抚摸下
筑成了一面面橘色彩墙
▼
“大箩小箩上晒楼 。 番薯包芦金粟米 , 晒干了茶籽好打油 。 晒秋要赶好日头 , 大盘小盘盖瓦沟 , 红椒豌豆老南瓜 , 晒干了糯谷好做酒 。 ”
秋收时节
山里人家 屋顶窗台 晒架竹匾
无一日空闲
世世代代的山里人
把大地赠予他们的东西
以粮作色、以房作画板
又返还给了大地
一来一去间
这秋好似又多了一层美丽
▼
乡村的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