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七字名言

道家七字名言
1、知也者 , 争之器也 。
2、我无事 , 而民自富 。
3、我无欲 , 而民自朴 。
4、我无为 , 而民自化 。
5、物得以生 , 谓之德 。
6、治大国 , 若烹小鲜 。
7、六亲不和 , 有孝慈 。
8、我无心 , 而民自正 。
9、下士闻道 , 大笑之 。
10、夫唯不争 , 故无尤 。
11、功成身退 , 天之道 。
12、治人事天 , 莫若啬 。
更多道家名言
1、金玉满堂 ,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 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 , 天之道也 。
2、两喜必多溢美之言 , 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3、人皆知有用之用 ,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
4、大川不能促其涯 , 以适速济之情;五岳不能削其峻 , 以副陟者之欲 。
5、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 及其有事 , 不足以取天下 。
6、善游者溺 , 善骑者堕 , 各以其所好 , 反之为祸 。
7、民之从事 , 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 , 则无败事 。
8、鹪鹩巢于深林 , 不过一枝;偃鼠饮河 , 不过满腹 。
9、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 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 , 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
1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 , 知止不殆 , 可以长久 。
11、人之所教 , 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 , 吾将以为教父 。
12、修道者 , 当未了道 , 必先正己 , 既已了道 , 又须正人 。
13、人有盗而富者 , 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 , 贫者未必廉 。
1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
【道家七字名言】15、天下之至柔 ,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
16、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17、和大怨 , 必有馀怨;报怨以德 , 安可以为善?
18、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 , 圣人不仁 , 以百姓为刍狗 。
19、君子思义而不虑利 , 小人贪利而不顾义 。
20、吾生也有涯 , 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 , 殆矣 。
21、以正治国 , 以奇用兵 , 以无事取天下 。
22、夫道不欲杂 , 杂则多 , 多则扰 , 扰则忧 , 忧而不救 。
23、方而不割 , 廉而不刿 , 直而不肆 , 光而不耀 。
24、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 强行者有志 。
25、我有三宝 , 持而保之:一曰慈 , 二曰俭 ,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26、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 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27、清静处于 , 虚以待之 , 无为无求 , 而百川自为来也 。
28、兵强则灭 , 木强则折;革固则裂 , 齿坚于舌而先敝 。
29、天下莫柔弱于水 ,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以其无以易之 。
30、举世但言衰老者 , 不可修 。我则曰:有此一口气在 , 皆可为之 。
31、其动 , 止也;其死 , 生也;其废 , 起也 。
3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 以其不自生 , 故能长生 。
33、金玉满堂 ,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 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 , 天之道 。
34、至大无外 , 谓之大一;至小无内 , 谓之小一 。
35、谷神不死 , 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 , 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 , 用之不勤 。
36、挫其锐 , 解其纷 , 和其光 , 同其尘 。湛兮 , 似或存 。
37、孝子不谀其亲 , 忠臣不谄其君 , 臣子之盛也 。
38、弱之胜强 , 柔之胜刚 , 天下莫不知 , 莫能行 。
39、无名 , 天地之始;有名 , 万物之母 。
40、可知者 , 可用也;不可知者 , 谋者所不用也 。
41、知天乐者 , 无天怨 , 无人非 , 无物累 , 无鬼责 。
42、日出而作 , 日入而息 , 逍遥于天地之间 , 而心意自得 。
43、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 , 则必不胜任矣 。
44、大丈夫处其厚 , 不居其薄;处其实 , 不居其华 。
4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德之至也 。
4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4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 以其善下之 。
48、坚志者 , 功名之主也;不惰者 , 众善之师也 。
49、上德不德 , 是以有德 , 下德不失德 , 是以无德 。
5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51、天下难事 , 必作于易 , 天下大事 , 必作于细 。
52、故静字诀 , 乃为修道第一诀 , 一切法门 , 均从此一法门下手 。
53、修道者 , 贵乎恒于正道 , 尤贵乎恒行于正道 。
54、庖人虽不治庖 , 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
55、士有道德不能行 , 惫也;衣弊履穿 , 贫也 , 非惫也 , 此所谓非遭时也 。
56、有无相生 , 难易相成 , 长短相形 , 高下相盈 , 音声相和 , 前后相随 。
5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58、丧己于物 , 失性于俗者 , 谓之倒置之民 。
59、执古之道 , 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 , 是谓道纪 。
60、故道大 , 天大 , 地大 ,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 。
61、善人者 ,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 , 善人之资 。
62、绝圣弃智 , 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 盗贼无有 。
63、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 , 常足矣 。
64、始制有名 , 名亦既有 , 夫亦将知止 , 知止可以不殆 。
65、吾所以有大患者 , 为吾有身 , 及吾无身 , 吾有何患?
66、夫轻诺必寡信 ,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 , 故终无难矣 。
67、亡国之法有可随者 , 治国之俗有可非者 。
68、天下有道 , 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 , 戎马生於郊 。
69、欲修大道者 , 理无别诀 , 无非神界而已 。
70、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 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 , 以与世俗处 。
71、反者道之动 ,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 有生于无 。
72、临兵斗者 , 皆阵列前行 , 凡九字 , 常当密祝之 , 无所不辟 。
73、民之难治 , 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 ,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 , 国之福 。
74、众人重利 , 廉士重名 , 贤人尚志 , 圣人贵精 。
75、道生之 , 德畜之 , 物形之 ,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
76、有实而无乎处者 , 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 , 宙也 。
77、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胜人者有力 , 自胜者强 。
78、以汤止沸 , 沸乃不止 , 诚知其本 , 则去火而已矣 。
79、名也者 , 相轧也;知也者 , 争之器 。二者凶器 , 非所以尽行也 。
80、重为轻根 , 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 , 躁则失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