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纳12岁小妾,初次相见写下一千古名句,成男子嘴里的花言巧语( 二 )



可是没想到 , 杭州的美景让初到此地的苏轼暂时忘记了官场上的不顺 , 而王朝云的出现 , 也让他不惑之年的躯体再次焕发了生机 。 此情此景 , 要是不赋诗一首 , 那就对不起大词人的称号了 。
苏轼趁着酒劲大笔一挥 , 写下了一首传颂千古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 “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苏轼眼前的西湖景色 , 但是只有带入一下诗人的视角就不难发现 , 在佳人在侧的情况下 , 眼前的美景又算得了什么呢 。

所以苏轼是在借景抒情 , 通篇的赞颂西湖美景 , 实际上是在向王朝云表白呢 。 只不过苏轼用情至深写下的这首诗 , 没想到千年之后沦为了现代某些男子口中的花言巧语 。
二十年陪伴经此一役 , 王朝云成为了苏轼的侍女 , 可二人实际上是红颜知己 , 王朝云对苏轼有着一颗感恩之心 , 她感念苏轼将自己从那样的环境中救了出来 。
十八岁那年 , 王朝云正式从苏轼的侍女变为了苏轼的小妾 , 也算是有了一个名分 , 二人平日里吟诗作画 , 苏轼懂王朝云敏感的情愫 , 王朝云也懂苏轼的怀才不遇 。

两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夫妻 , 可两人之间的关系又比一般的夫妻好得多 , 特别是苏轼在之后的一系列贬官中 , 要是没有王朝云的存在 , 也许苏轼真的会吃尽苦头 。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之后又被神宗皇帝分别派到不同的地方做官 , 元丰二年的时候 , “乌台诗案”爆发 , 本来已经在神宗面前取得好印象的苏轼再一次身陷囹圄 , 虽然后来无碍 , 可是他已经再也没有机会触碰权力中心 。
好在王朝云一直陪伴在苏轼的身旁 , 在此期间还为苏轼生下了一个儿子 , 这让苏轼开心不已 。
【苏轼纳12岁小妾,初次相见写下一千古名句,成男子嘴里的花言巧语】绍圣四年 , 已经年过六十的苏轼再一次被贬 , 同时也在这一年 , 年仅三十四岁的王朝云因病去世 , 苏轼在悲痛中亲自为她题写了墓志铭:浮屠是瞻 , 伽蓝是依 。 也算是总结了王朝云的一生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