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认为不应该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历史,但是他自己又处在这个圈层之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与辩证唯物主义不同的是 , 罗素不会认为去除了这位英雄 , 那必将有另一位英雄出现 , 来代替原先英雄的位置 , 从而保持历史的大势不变 。
相反 , 罗素认为 , 极有可能的情况是 , 此时因为概率使然 , 时代并没有做出选择 , 由此特殊的英雄就不会出现 , 历史也将走向不同的方向 。
不过 , 在他看来 , 凡是在历史中挣扎的个体 , 无论结果如何 , 都是值得歌颂的英雄 。 正是英雄的作为 , 而不是英雄的结局或功绩 , 才是他们留存于历史作品当中 , 并具有反思价值的原因 。
由此可知 , 罗素关注的并非是英雄本身 , 而是英雄所体现出来的人性 。 也就是说 , 尽管他反对所有的思辨的形而上学 , 但是他本人也还是抽象出了历史中的形而上学 。
这种形而上学不因为经验而确认 , 也不因为结果而改变评价 , 它们不是因为本体 , 而是因为价值和道德判断而得以确立的 。
其标准无疑就是罗素所歌颂的 , 作为历史动力的因素 , 即人性 。 这是罗素人本主义思想的一个必然结果 , 后者自启蒙时代传承而来 , 始终突显的对象就是人自身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罗素依旧是一位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 他思考历史的方式 , 书写历史的笔触 , 总结历史的观念 , 都处在启蒙思想的论域当中 。
从逻辑原子论的角度来看 , 每个个体是独立的事件 。 如果要探知事件之间是否有关系 , 那么就必须通过逻辑以外的手段才能获知 , 而最终 , 关系将以知识的形式而存在 , 而不是以事实的形态而出现 。
因此 , 当人与人相互连接 , 构成为集体时 , 势必需要讨论的是 , 其通过什么关系连接在一起 。
这其中是否是同一种关系 , 这种关系是否具有一种共同的属性 , 这些属性是否可以赋值和计算 。 这种关系又是否是一种谓词 , 因而可以有主宾的构别 。
所以说 , 逻辑原子论在考察关系的问题时 , 必然要思考以下的论断 , 即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相同 , 而是有主从分别 , 或者说 , 其中有一些个体是集体的代表 。
当逻辑原子论的支持者 , 把集体作为一个科学意义上的事实 , 或判断加以讨论时 , 以上的命题之真伪 , 是其必然会纠结的问题 。
那么罗素又是怎么说的呢?
罗素认为个体是必然存在的 , 而集体是一种假设 。 所以英雄首先作为个体存在 , 而不是集体的代表 。 可以说 , 这样的论断正是源于逻辑原子论的哲学思想 , 其从求真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的结果 。
如上所述 , 虽然罗素认为不应该 , 把历史作为科学来加以研究 , 但是他不自觉地以科学哲学的手段 , 来探讨和考察历史 。
他一方面认为英雄具有价值 , 并且正是这些价值 , 而不是真实性才是历史的意义所在 。 另一方面 , 罗素也使用科学的手段 , 来反思自己对于历史的情感 。
逻辑原子主义者 , 在个体与集体关系的问题上着墨甚多 , 罗素通过自己的论述为相关的各种问题 , 提供了解答思路 。
【罗素认为不应该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历史,但是他自己又处在这个圈层之中】总而言之 , 个体虽与集体有关 , 不可避免的是集体的参与者 , 但其不只是集体的一份子 , 而更是构成了集体本身 , 两者之间的关系 , 不是一种明显的隶属或主从 。
推荐阅读
- 广东潮州惊现罕见野生鼋,容易被认为是巨型甲鱼,两者级别不一样
- 非洲人真的认为中国关心他们吗?
- 曾被认为无毒的蛇,如今毒死了很多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破解麦田圈之谜?澳洲专家认为袋鼠是神秘麦田圈的始作俑者
- 被农村人认为不详的“四叫”,不是灾就是祸,你知道吗?
- 卢梭认为理性是崇高的,是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不应该被它带入深渊
- 外媒:研究认为,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
- 什么是大数定律?为什么罗素认为人类历史还不足以归纳规律?
- 知识世界发生变迁,欧洲社会和思想面临危机,罗素开始投身写作
- 曾经,人类认为太阳上或许也存在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