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食五谷杂粮 , 自然也就避免不了生病就医 , 生老病死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事情 , 生活中小病我们可以前往诊所就诊 , 但是如果是一些大病或者是疑难杂症 , 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去医院 。 因此医院的“生意”是非常火爆的 , 尤其是一些医疗资源紧缺的地区 , 如果有家大型医院往往都是人满为患 。
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 , 其省内的医疗资源并不丰富 , 目前全省三甲医院共57所 , 其中34所都分布在省会郑州 , 而郑大一附院作为省部共建医院更是赫赫有名 。 号称“亚洲最大医院”的郑大一附院晒出成绩单 , 平均每天营收近6000万 。
一、“亚洲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始建于1982年的郑大一附院 , 全称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是河南省内一所集医疗、科研和教学等一体化的三甲医院 , 每天接待的全国各地的患者超过两万人次 。 而最让郑大一附院有名的 , 就是它被大家称为“亚洲最大医院” , 前来就诊的患者往往需要排队数个小时 。
目前郑大一附院占地面积为682亩 , 共分为四个院区 , 其中河医院区是就诊人数最多的 。 对于刚来到郑大一附院的人来说 , 首先看到的就是密密麻麻的人 , 不少患者在门诊就诊的时候基本都需要排队两三个小时 , 不少人都是搬着凳子来的 。
实际上如今的郑大一附院就诊人数已经少了许多 , 疫情的原因使得郑大一附院每天的接待人数都需要严格控制 , 在前几年没有疫情的时候 , 下了地铁就可以看到排队前往郑大一附院的队伍 。 虽然郑大一附院拥有超过一万张床位 , 但是在医院病房的走廊里 , 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加床的现象 。
前些年就有新闻报道过 , 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 , 郑大一附院基本找不到空地 , 只要有能躺下的地方都被患者家属占据 , 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郑大一附院的就诊人数是如此之多 。 而这个号称“亚洲最大医院”的郑大一附院晒出了成绩单 , 更是说明了其“生意”火爆 。
二、平均每天营收近6000万被人们称之为“亚洲最大医院”的郑大一附院在官网公布了单位决算数据表 。 根据郑大一附院给出的报表显示 , 2021年郑大一附院收入合计达到了218.78亿元 , 支出合计为208.34亿元 , 如此换算下来郑大一附院每天的应收都有近6000万元 。
从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 郑大一附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均为事业收入 , 其数目高达186.06亿元 , 占到了总收入的85.05% 。 和大多数事业单位不同的是 , 郑大一附院的财政拨款 , 仅占到了总收入的4.48% , 为9.8亿元 。 可以看出郑大一附院是完全可以自收自支的 , 财政拨款也仅仅是为了教学研发为主 。
在支出方面今年郑大一附院共支出218.78亿元 , 基本支出188.89亿元占比在总数的90.66% 。 而其中有1187.06万元是在科学技术上的支出 , 卫生健康的支出为5.67亿元 , 占比87.39% 。 可以看出郑大一附院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 , 在卫生健康上的支付是占比很大的 。
近些年来郑大一附院积极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目前已经覆盖了河南省内18个地市、25家医院和170所县级医院 , 并且有超过200家乡镇社区医疗机构也在郑大一附院的建设范围内 。 而今年郑大一附院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的支出也达到了4863.3万元 。
三、医疗资源匮乏是关键郑大一附院每天的营收接近6000万元 , 从表面来看是郑大一附院的“生意”火爆 ,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这也反映出河南省内的医疗资源匮乏和分布不均匀 。 一半以上的三甲医院都分布在省会 , 使得河南省内的居民看病就医也只能前往郑州 。
不少人戏称郑大一附院是“亚洲最大医院” , 实际上郑大一附院是全球最大的“乡镇医院” , 来看病就医的往往都是河南省的乡镇居民 。 对于河南居民而言 , 如果患上了重病 , 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前往郑州就诊 , 基本不会考虑在当地就医 。
结语2014年郑大一附院的住院患者就超过了30万 , 近些年来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往上攀升 , 我们不能只看到日均营收近6000亿的恐怖数字 , 同时也要看透事情的背后流露出的是何原因 。 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医疗机构 , 让基层医疗得到充分的保障 , 才能让这种局面有所改变 。
推荐阅读
- V12的马自达撞脸丰田皇冠?法拉利FUV配库里南同款对开门你猜卖多少?
- 情侣散步,遇到一女子晕倒,女友二话不说直接抱起她赶往医院
- 没有钱住宾馆,去哪里过夜比较好?
- 为了长期饭票,女子带着儿子大闹男友家,亲子鉴定结果让她傻眼
- 2018年二婚女子车祸去世,浑身只穿着内衣,体内却查出2种猛药
- 【狼狈3】:女明星被财阀们视为玩物,慢慢丢掉最后的尊严!
- 险失性命!五岁男孩吞食铜锁,父母指望自行排出九天未带其就医
- 婆婆再婚让儿子给她陪嫁汽车,儿媳说她当免费保姆,生病了被抛弃
- 结婚13年,发现12岁的儿子更像同事,男子怀疑儿子是亲生骨肉